湖北省枣阳市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字词书写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草长鹰飞三月天,百花乱漫惹人醉。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________)。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________),蕴藏醉人的芳香;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
二、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
B.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树下的幽花芳草。
C.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
D.狂热的球迷们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来”,葫芦借指“福禄”等。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众谈论热议的话题。(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槐花
D.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复句)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做好事、善事的人,情有寄托、心绪安稳、安享赞誉褒奖。
②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③不论违法乱纪,还是胡作非为,一日亏心逆道,早晚难逃惩罚。
④不做亏心事,少遇烦心事。
⑤做坏事、恶事的人,睡觉不安、心神不宁、担心遭报应。
A.④②①③⑤    B.②①⑤④③    C.④②①⑤③    D.②①④⑤③
三、名著阅读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 
(1)《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埃德加·斯洛1936年6月至10月深入延安,深入   ,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   ”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2)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说说对你未来人生之路的启示。
四、句子默写
 
  古诗文默写。
春光无限美!“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是白居易眼中的西湖春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是朱自清笔下初春的朦胧;好景难留,时光已逝,晏殊在《浣溪沙》
中借“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了对春光逝去的惆怅,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即将迎来人生第一场考验,我们深知现在的磨炼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劳其筋骨……”我们定能扬起理想风帆勇往直前,如李白一般“________,________”,我们终将实现杜甫在《望岳》中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的宏伟目标。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2021-2022学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
了观众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连成一体,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2)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任末好学
年十四,负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削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1)划分下面语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依林木之下      B.或依/林木之下
C.或依林/木之下      D.或依林木/之下
(2)解释文中词语。
①负________       ②或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②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4)任末说“人若不学,则何以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不读书一样能赚大钱”,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的?请简要谈一谈。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槐花飘香
申  琳
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
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
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