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ɡ) 憔悴(qiáo) 威慑(shé) 咄咄逼人(duō)
B.凯歌(kǎi) 清冽(liè) 静谧(mì) 拈轻怕重(niān)
C.霎时(chà) 愕然(è) 喧嚣(xiāo) 参差不齐(cēn)
D.嗔怪(zhēn) 蜷曲(juǎn)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闲遐 耐人寻味 精疲力竭 扬扬得意
B.凛冽 五脏六腑 精打细算 勇往直前
C.遗孀 姗姗来迟 千钧重负 小心冀冀
D.严瑾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 海市蜃楼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珍爱生命,远离”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路上完全看不见我想象中的山水田园和参天大树,甚至看不到野草野花和牛羊的影迹。
②一眼望去,天是黄的,地是黄的,甚至每个人的脸也变成了土黄。
③我背起行囊独自踏上了征程。
④只看见光秃秃的、馒头一样的黄土包一个挨着一个,身后卷起大团大团的黄尘雾。
⑤接近黄昏时,颠簸的车辆终于停了下来,我的目的地到了。
⑥长途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呼啸了几个小时以后便开始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盘旋起来。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④②③⑤⑥ C.③②①④⑥⑤ D.③⑥①④②⑤
槐花香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秋词(其一)》: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2)《夜雨寄北》: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论语〉十二章》:子夏曰:“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
(5)《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
(6)《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
(7)《纪念白求恩》: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说乎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3)不逾矩______ (4)人不堪其忧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③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④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
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
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⑦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
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⑧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⑨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1.“槐花香”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
2.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分析句中加点字“咽”的表达效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