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等待》海明威
一、导语:同学们,人生就是一天一天又一天,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一天看出他
的整个人生状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个九岁小男孩等待的整整一天。
相关小说便是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
教师引入:据我所知,同学们之前已经在练习册上与这篇小说有过亲密接触,那么,
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主要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他”(九岁男孩);“我”(男孩的父亲)
二、主问题抛出:“他”和“我”,是怎样的人?请同学们统一标注情节分段,然后作答(PPT展示)
1.为了方便,统一把全文分为六个情节,并PPT展示,学生做好勾画:
情节1.“他”生病:开头到“‘我没事儿,’他说”
情节2.医生来诊:“医生来了”到“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情节3.“我”陪伴“他”:“回屋后”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情节4.“我”外出狩猎:“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到“心里乐滋滋的”
情节5.“我”回到家:“到家后”到“所以我就不念了。”
情节6.“我”为“他”消除误会:“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到最后)
2.(PPT展示)本阅读要求:我们尊重读者的个性化解读,但读者的思考要坚持以
原文为思维出发点,有根有据,切忌凭空想象。
(PPT展示)学生发言格式要求:形象特点+依据(原文第几个情节的哪些句子)
三、就主问题“他和我是怎样的人”进行互动交流:先由学生总结出“他”和“我”
的形象特点,并指出自己的依据在原文第几个情节的哪些句子,然后教师补充:
1.教师补充:
关于“他”:
情节1:“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全身哆嗦,脸发白,步履缓慢,似乎动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教师提示:时间这么早,病情这么重,他还给家人关窗户
结论——“他”关爱家人
情节1:全身哆嗦,脸发白,步履缓慢,似乎动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教师提示:他病情严重
“你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教师提示:父亲希望保护儿子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
教师提示:他独自解决问题
结论——“他”独立
情节3:他正盯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要求学生模仿小男孩“盯着床脚”的眼神,并告知所模仿的“盯着”表达男孩什么心情
教师补充:西方人认为,死神都是从床脚出现的
教师提示:“他”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可怕的死神
“你不必待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要是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儿”
教师提示:“他”独立面对死神
结论——“他”勇敢无畏
情节6:师生分角朗读下列句子,学生模仿小男孩的语气,感受他的心情
“你肯定?”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
抽学生模仿男孩说“哦”;教师模仿男孩说“哦”(他居然驾驭住了这么汹涌澎湃的心情:恍然大悟的心情;绝处逢生的心情,又学到一个科普知识——体温表有两种的心情)
教师提示:他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时候,他不哭不闹,他知道真相后仅仅一个“哦”字,他是真的做到了祸至不乱,福至不喜。
结论——他沉着镇定
情节6:第二天一点也不紧张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动不动就哭了。
教师提示:他撒娇俏皮
结论——他天真活泼
总结(PPT展示):“他”是这样的人——1.善良而关爱体贴他人;
2. 面对“死”有过脆弱和恐惧,但更多
的是独立勇敢、沉着镇定,
有强大的自控力;
3.活泼俏皮,天真自然。
关于“我:
情节2+情节3: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情节2)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书……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
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盯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情节3)
教师提示:1西方文化中的海盗代表着勇敢冒险
2从划重点的词语中感受父亲的关爱
结论——“我”细致谨慎,关爱儿子
情节4:师生齐读划线的句子: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
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狗沿着大路和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教师提示:恶劣的环境下,有可能会冻伤,摔伤,他却选择了在冰天雪地散步
老人与海教案
打猎。
结论——“我”勇敢,富有挑战精神
师生齐读划线的句子: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赶起了一鹌鹑,有些鹌鹑在树上,但大多数却散落在灌木堆中,你得在上面结了一层冰的树丛上跳好几下,才能把它们惊起。正当你在被冰裹着的松软的树丛上摇摇晃晃、立足未稳之际,它们却突然飞了起来,这使你很难命中。我击落了两只,有五只飞走了。我开始往回走,很高兴发现离家这么近有一鹌鹑。想到哪天再来,有这么多鹌鹑可打,心里乐滋滋的。
结论——“我”积极乐观,活泼昂扬
总结(PPT展示):“我”是这样的人——1.关爱儿子,细致谨慎
2.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富有挑战精神、勇敢无畏。
3.积极乐观,活泼昂扬
四、从“他”和“我”的性格引出“硬汉精神”
教师提示:比较父子俩的性格,发现父子俩的遗传基因简直是一脉相承。
教师问:父子俩的性格特征中,作者最重点描述你感受最最深刻的是哪一点?
明确:重点表现划线部分:“他”面对“死”独立勇敢、沉着镇定,有强大的自控力;
“我”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富有挑战精神、勇敢无畏。
教师问:这种精神特质我们在课本上见过吗?
明确:《老人与海》桑迪亚哥,老人面对“鲨鱼”勇敢地呐喊出响彻世界的名言“一
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
败他”。这样的精神特质人们给它命了一个名叫”硬汉精神“
(PPT展示,学生齐读)明确:硬汉精神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人物具备的一种精神,
是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是面对暴力和死亡等不可改变的命运,表现出的
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
五、学生讨论:我所知道的那些真实的硬汉们
教师提示:1.我书本上的硬汉们2. 我生活中的硬汉们3.我身边的硬汉们4其他
教师:同学们,听我说,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早在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却屡屡受挫,他却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是硬汉;后来的屈原在和楚国内外的强敌对峙时,他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是硬汉;再后来的岳飞、文天祥、袁崇焕,连女流之辈李清照也摇旗呐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有秋瑾,江,还有刘和珍、杨德,还有史铁生、张海迪,还有我们中江的黄继光……谁说硬汉只在海明威的笔下,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国硬汉从未缺席。
图片展示:(1)夏伯渝:1975年,第一次登珠峰,夏伯渝因冻伤,双小腿被截肢。2014年、2015年、2016年登珠峰均告失败。2018年,夏伯渝登顶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残疾人,那一年,他70岁。大家看,踩着假肢站立在峰顶的他,手拿五星红旗的他,是不是硬汉?
(2)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的消防员(最年轻的不到20岁,扑向火海的那一刻,他
们是不是硬汉?);
(3)平凡的家长们(他们中好多人或在农田辛苦耕作,或背井离乡在外务工,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已无法改变,但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孩子也就是你们的命运,他们敢于挑战命运,是不是硬汉?)
结语:同学们,这就是阅读的意义了,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原来勇敢无处不在,原
来美好无处不在。我们今后遭遇挫折时,一定谨记“践行硬汉精神,做生活的强者”。做得到的请鼓掌!
(七)作业布置:小论文
(PPT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人生价值观与“硬汉精神”截然不同:
1. 安时而处顺(安于时运顺其自然)——《庄子》(道)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皆空)——《金刚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