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的若干思考
朱哲毅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311300)
摘要: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为非
示范村乃至其他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在资源环境约束大、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大
背景下,推动示范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要着重考虑如何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使
示范村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镇,使上海的乡村振兴工作实现
新突破、创造新成果、形成新特。
关键词: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1)06-0097-005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自入选示范村以来,各乡村以“美丽家园”“绿田园”“幸福乐园”工程为抓手,从优化村庄布局、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上海增添了亮。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对以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乡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成效与经验!无论对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农业
农村发展水平,亦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地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思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基本概况
2018年6月以来,上海先后启动了吴房村等9个第一批示范村、连民村等28个第二批示范村、毛桥村等33个第三批示范村评选与建设工作。从总体看,自示范村创建以来,村庄显示度、示范性、带动性均不断增强,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3点。
一是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从第一批示范村创建开始,每一批的示范村均分属9个涉农区,近郊、中远郊均有分布,村域面积广、涉及的农户数量多
二是示范村发展模式各具特。示范村的创建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在立足每个村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建多元化发展形态。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农业特型、生态宜居型、区域联动型、产业融合型和休闲旅游型5类。
三是项目建设涵盖领域多。示范村建设既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居住,还涵盖农民集中居住、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现代都市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机制培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作者简介:朱哲毅,经济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97
第T51期2021年6月
二、主要做法
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上海的9个涉农区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系统谋划示范村建设,取得成效显著,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注重夯实产业,做好富民文章
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着力点,各村结合自然禀赋和资源特点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做大做强都市现代农业,谋划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打好“特牌”。既立足传统产品,又开拓新兴市场,持续放大特效应。例如,浦东新区公平村、大河村立足“一村一企一联合体”,打造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实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崇明区永乐村以打造“中国藏红花之乡”名片为重点,引进社会资本和科研机构,形成以藏红花种植加工为核心的特产业集。园艺村打响“崇明黄杨”品牌,组织农户抱团发展,改变一家一户低端销售模式,2018年全村造型黄杨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浦东新区赵桥村和吴房村分别打造水蜜桃、黄桃产业链;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建设“宝农34”大米核心产区;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大力培育蛙稻米、红柚、蓝莓、铁皮石斛等特产业。
二是构筑“产业链”。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搭建农业“接二连三”的桥梁,最大程度实现价值溢出效应。例如,青浦区将示范村的农业招商纳入全区整体招商格局,积极招引上海华固、上海佰麟园林等一批影响力大、专业强的企业扎根当地,实现农业一三产联动发展。
三是探索“新经济”。植入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开发乡村产业融合项目,发展了新业态。例如,青浦区金泽镇的莲湖村与叮咚买菜等25家新型农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农产品销售。宝山区月浦镇聚源桥村引进安然园艺、一水间等花卉企业,在淘宝网等平台以“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200多种多肉花卉,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并开办电商创业指导课和互联网直播培训,帮助村民实现网上售货。浦东新区航头镇长达村与盒马鲜生共建“数字盒马村”,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二)注重突出重点,做好宜居文章
坚持把“牛鼻子”工程作为关键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和乡村风貌塑造两项重点建设工程着力向示范村聚焦,体现“各炒一盘菜、共摆一桌席”的集成示范效应。美丽上海
1推进集中居住
以第一批示范村为例,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浦东新区合庆镇向阳村等通过平移、翻建等途径,230户农户实现向规划保留居住点集中,150户保留点农户通过布局微矫正的方式实现原址翻建,节地率均达到25%以上,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政策、机制和路径,为上海郊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平移”模式提供了样板。第二批示范村共计完成示范村内农户签约2429户,其中“上楼”的有1798户,占74%;“平移”的有631户,占26%。总体上看,各涉农区的实践实现了3个“集约”:一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各示范村节地率均达到25%以上,预留了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实现资金使用集约,用足市、区两级基础设施配套补贴、节地补贴等多项补贴政策,减少镇级资金压力;三是实现配套设施集约,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社区服务站冲心卫生室、村民大食堂等设施,打造高品质乡村公共空间。
2加强生态治理
各示范村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第一批9个示范村共整治建设用地14万平方米、河道水系62公里、绿化植树21万平方米,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8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田园生活,
城市品质”。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等还注重保留保护原有的生态要素,创新河道整治施工工艺,修复流域景观,再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肌理。
3提升建筑风貌
各示范村在房屋新建、翻建过程中注重元素统一,做到组团式布局与乡村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98
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其中第一批示范村共计完成农户房屋、庭院风貌改造2343户。例如,浦东新区以规划建设“大三园”为目标,做优做精做实“小三园”,各示范村以“洁、齐、美”为标准实现宅田路水林统筹建设;嘉定区举办乡村设计大赛,建立乡村规划师人才储备库,形成乡村规划师咨询服务支撑团队,提高了全区乡村建设的质量。第一批示范村中,有6个村呈现出“白墙灰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的江南水乡村景,有
3个村呈现出现代田园别墅的时尚风情。
(三)注重机制创新,做好改革文章
坚持把解决“急难愁”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通过改革加快释放制度红利,“地、钱、人”等各类要素不断激活。
1.盘活“地”的资源
让各业用地发挥最大价值,筑牢产业之基。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引入地产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在上海率先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将全村域整建制集中归并节约出的150亩宅基地统一调整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商业开发。有的区则是吸引社会资本开办乡村民宿,使农房的租金从“按间”算变成按“平方”算,农民的年租金收入较原先可翻两番,由原先的3万元增长到8万〜10万元。有的村则将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实现农民变股民。例如,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97%的承包地完成入股,核心区承包地的招商流转价格翻了一番!使全村增加约110万元的土地收益。
2.撬动“钱”的价值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村庄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松江区新浜镇南杨村引进上市民营企业,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发展农创、农旅产业和精品客栈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净收益4800万元。金山区朱
泾镇待泾村围绕“花开海上”项目,搭建企业和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确定园区门票收入的10%返还给村集体,生态停车位的全部收益归村集体,流转土地费用比同类土地费用高5%,园区招工优先招录本村人。
3•激发“人”的活力。对内,各示范村增加服务型就业岗位,鼓励村民创新创业,共同致富。例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为村民免费提供自产自销疏导点50个,引导村民制作传统特小吃在古镇销售;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发展康养产业,可为全村新增就业岗位180人。对外,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吸引青年人、高端人才进村入乡安居乐业。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村、松江区叶榭镇徐姚村以镇、村、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成立招商平台!统一流转
农民的闲置宅基地房屋,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乡村人才公寓,促进形成了“一栋房屋一家企业、一栋房屋一创客”的人才振兴局面。
(四)注重集创建,做好带动文章
坚持把提升集聚效应作为落脚点,发挥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景观集成、产业集成,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1.实现“连片建设”
化“盆景”为“风景”,促进由示范村向示范镇的转变。宝山区罗泾镇以打造长江口“五村联动”为抓手,建设沪北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在空间联动上策划多条主题线路,分别做强“一朵花、一对蟹、一袋米、一篮菜、一蒸糕”,让鸡犬相闻的村落邻里呈现整体协同效应。青浦区强化“点片面结合”,规划重固镇S26北部片区、朱家角镇沈太路片区和练塘镇朱枫公路片区三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促进规模联动、功能共享、整体打造通过集中集聚拓展乡村振兴显示度。
2.实现“联动发展”
注重发挥示范村功能性设施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和服务作用,在改“单兵作战”为“集团发展”方面有新进展。据观察,联动发展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省际联动。例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联合毗邻的浙江平湖南山塘村联手打造“明月山塘”项目,搭建长三角乡村振兴农创平台,实现村域管理联防联控,努力把南北山塘村建成风貌统一、彰显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4A级景区。第二类是片区联动。例如,浦东新区六灶镇连民村做足“四轮驱动”的文章,建立以“民宿+”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联盟,带动周边9个村共同致富。
(五)注重党建引领,做好善治文章
坚持发挥党建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中的引领、服务和保障功能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
99
第!5!期202!年6月
格局,农民众的精气神越来越旺,实现了示范村
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创新治理手段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结凝聚众作用。例如,青浦区在示范村开展“五星四责三”管理,对村民小组长进行“五星考评”,每季度评选出五星组长2名,对出租房屋进行“四责管理”“三挂牌”,实现村庄长治久安。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成立“联在革新”党建联盟,29家区域知名企事业单位近百名党员志愿参与“益企进乡村”“义诊进革新”活动。浦东新区大团镇赵桥村搭建的妇女微家、互助睦邻点、老娘舅工作室,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搭建的“乡居汇”自治小组,都较好地激发了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
2.弘扬文明乡风
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提炼文化符号,推进移风易俗,延续江南水乡气质文脉,提升乡村软实力。例如,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对有百年历史的金氏宗祠进行修缮,打造文化客堂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上门讲学,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成立驻村文化指导小分队,
依托各村民小组布设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课堂等,开展了“唱响塘湾”“书香塘湾”等文化沙龙活动,有效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挖掘梳理贤文化、关文化、旌义文化、吴房掌故等,生动展现地方乡土韵味。浦东新区大团镇赵桥村将名人贤达留下的笔墨以墙画形式印刻村头村尾,再现乡村历史文化。
3.实行智慧管理
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用信息化技术、网格化手段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例如,宝山区、松江区以“雪亮工程”为抓手,推进实施示范村免费Wi-Fi 全覆盖,配齐门禁系统、高清探头、人脸和车辆识别装置,用“天眼”和“微脑”实现了管理端口前移,案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浦东新区合庆镇向阳村利用AI技术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全村Wi-Fi覆盖、路灯控制、安防监控、空气监测、人感知等智能应用。
三、瓶颈问题
(一)乡村产业有待提质增效
一些示范村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品牌价值还不够突出,进村发展产业、搞乡村振兴建设的企业较少!村里或镇里就业机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有知名度的产业综合体!缺少有影响力和竞争
力的行业标杆&虽然新产业新业态植入力度普遍增大,有影响、有特、有声势的项目正在逐步增多,但总体上仍然存在谋划不深、能级不高、产业体系有待实化的问题。一些区由于乡村产业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虽然市里明确建设用地减量化
5%指标用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产业用地有指标、无需求计划的情况。
(二)土地资源盘活的政策瓶颈较多
虽然上海乡村振兴规划土地支持政策、民宿发展政策出台后,乡村用地保障难、民宿证照办理难等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难点问题有了解决通道,但土地资源盘活仍然存在瓶颈。比如,政策“中梗阻”、不落地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村规划建设用地空间偏少,停车场、卫生间等旅游配套设施落地难,农宅盘活用于民宿审批程序复杂、难以取得证照。一些村由于一些区郊野单元规划编制较早,产业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出现了新增产业用地需求未能纳入规划的情况&(三)示范村人才振兴目标任重道远
虽然上海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一直领跑全国,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上海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61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3195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22倍,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心理预期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此外,在薪资待遇、公共服务、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市区依然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青年人下乡返乡创
业就业&
(四)示范村可持续发展有待完善
上海市第二批示范村村均投入约4852万元,较首批示范村财政资金村均投入0.9亿元的规模已有明显下降,但示范村后续深入发展仍然存在
100
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瓶颈。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补贴,社会资本较少,导致一期建设任务完成后,后期持续深化工作难以维持。一些示范村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先硬后软的惯性思维,忽视了软件硬件同步谋划!大大降低了建设和发展效率!给可持续
推进带来影响。
(五)示范村乡村风貌不够鲜明
一些示范村对乡村自然肌理和传统文脉的传承不够重视,集中居住区照搬城市建设思路,建筑风貌特不明显,缺少“文化名片”“文化地标”。例如,村庄设计缺乏统筹规划,“平移”集中居住区域尚未有健全的风貌评估机制;保留居民点的村尚未整体协调村庄风貌,原本建筑风貌提升、架空线合杆整治、标识标牌导览增设、“小三园”建设等多项工作尚未合理整合,导致建成后的村庄失去了原本的农村田园风貌。
四、若干思考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其在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非示范村乃至其他地区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上海创建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5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市上下贯彻
参考文献:
[1]黄勇娣.闵行革新村: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成了“网红景区"[EB/OL].上海政务网,http:#shzw.eastday/ shzw/G/20190805/ul ail2726735.html.
[2]青村镇吴房村调研报告.乡村振兴产城乡一体化发展"吴房新模式"[EB/OL].奉贤报,http:#www. fen
gxianbao/html/2020&09&29/content_60222_ 1244$328htm
[3]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农业和农村发展报告2019——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报告[EB/OL].http:#v/2019fzbg/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建立“一把手”工程的领导体制。二是健全机制是保障。各涉农区建立“挂图作战”的工作机制,在镇设立指挥部,在村设立工作组,销项式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形成合力是支撑。各涉农区选派规划、建设等专业人员驻村现场指导,聚焦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条线资源,做到“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四是创新方式是动力。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开辟绿通道,创新采用可容缺审批方式,构建“并联式”项目审批机制,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五是村民参与是根本。在村党组织的发动和带领下!村民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下一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大、消费需求日益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推动示范村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未来上海乡村建设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未来需要着重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使示范村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镇,使“盆景”转化成“风景”,努力使上海的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创造新
成果,形成新特。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国际化大都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定位,加快形成城乡融合
发展新格局,让乡村成为超大城市的亮丽底。口
20200316/69424e2c8$5149f8a1489e36de40bf1chtml
[4]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青浦蛙稻米入驻“叮咚买菜”平台[EB/OL].https:#v/shqp/qpyw/ 20190611/497835.html.
[5]王吉,汝晶晶,姚丹萍.金山朱泾待泾村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EB/OL].东方网,http:#city.021east,com/
g k/20190107/ulail2142262.html.
[6]王玮,邹伟红.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例[J].上海农村经济,2021(5):22-25.
责任编辑:王学仁
(下转第106页)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