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句子板块讲义
第一讲    对联的来源、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来源。
2.了解对联的概念及特点。
3.掌握最基本的对联方法。
五字春联【教学重点】
1.了解对联的概念。
2.了解对联的特点。
3.掌握对联的基础知识,并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故事导入】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 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 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 尸东坡诗
狗啃河上和尚骨一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苏东坡和佛印的对话中可见,俩人都用了谐音“互怼”,两句话也十分对仗,狗对水都是 名词,河上对东坡都点名了地点,骨对尸都是名词且意义相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对联!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对联的概念。
二、知识梳理
(一)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 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 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 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ensh u)”和“郁垒(yU位)”的 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 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d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 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 户
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 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 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 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 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 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二)对联的概念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 蜀主孟昶(chMg)。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于桃符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 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三)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1: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袁世凯死后,其亲信广征挽联。有一个爱国青年送来一副:
上联:袁世凯千古    下联:中国人民万岁
袁氏亲信们初见对联特别高兴,认为此联赞颂袁世凯千古流芳,后来被人点破对联的机 密,
大发雷霆。你知道这副对联的机密吗?
上联5个字,下联6个字。这个对联不对称,意思是说袁世凯起(齐)中国人民。
3
一次,苏轼在莫干山游玩,甚是疲乏,打算休息一会儿,便走进了一座庙宇。
主事老道见苏轼衣着简朴,便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说:
“坐! ”然后,对道童喊道:“茶!”
苏试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从谈话中,老道发觉来客颇有才华,非一般书生,即把他引 至大殿,客气地说:
“请坐!”又对道童说:“敬茶!”
两人又谈了起来。老道愈发感到来客知识渊博,聪慧过人,不禁问起他的姓名来。这才知 道此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东坡。于是,连忙站起作揖,把他又让进客厅,恭恭敬敬地说:
“请上坐!”又对道童说:“敬香茶!”
苏轼告别时,老道恳求他写字留念。苏轼一笑,挥笔题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不觉脸上火辣辣的。
2.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主谓对主谓,动 宾对动宾等,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例:二字联
春花(对)秋月
汉赋(对)楚辞
练习1:书山
(对)―
—(学海)
国泰(对)—
__ (民安)
国富
(对)—
___ (民强)
花好(对)—
___ (月圆)
花荣
(对)—
___ (叶茂)
日丽(对)—
―(风和)
风调
(对)—
___ (雨顺)
心平(对)__
___ (气和)
山高
(对)—
___ (水长)
欢天(对)—
―(喜地)
练习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 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 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叽”、“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 上。
“乌龙潭”对 (白马湖)
“莫愁湖”对 (无想寺)
“总统府”对 (状元楼)
练习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秋山人似画中行)
练习4: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改后下联:(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练习5: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 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上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下联)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上联) (下联)
(上联: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下联: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传统习惯就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上声、 去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阴平、阳平)。
1:岳阳楼上的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上声)一万家忧乐到心头(阳平)”
2:青山有幸埋忠骨(上声),白铁无辜铸佞臣(阳平)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1:练习:请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鞠躬尽瘁孔明酬三顾(林黛玉、武松、孙悟空)
下联:(红消香断黛玉葬百花/艺高胆大武松杀一虫/嫉恶如仇悟空降众妖) 例2: 一字联    墨(对)泉
这是最经典的一字联。“墨”字上部分为“黑”字,二“泉”字上半部分为“白”,各属 于颜的一
种,且词义相反。两个字的下半部分分别为“土”和“水”,同属五行。也有另一 种对法:墨(对)柏。
练习:泪(对) (坡)    【讲解】‘泪’和‘坡’两字的左半部分别为‘水’、‘土’属于
五行之一。而右半部分别为‘目’、‘皮’属人体器官之一。‘泪’、‘坡’二字正好都是名词。
栋(对) (钟)    【讲解】‘栋’、‘钟’两字的左半部分别为‘木’、‘金’属于
五行之一。而右半部分别为‘东’、‘中’属方位词。二字也皆是名词。
鑫(对) (森///垚)【讲解】都是品字结构的字,都属于五行。
鸿(对) (蚕)    【讲解】此联是从“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派生出来的。
(四)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1.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2.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3. 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4.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5.重叠:
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
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雍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6.方隅: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
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
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7.情怀:
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
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
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除积累外,可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歌谣中的一个或几个意象对出一副对联。例如:天 上北斗七星三四点,地下南山万户十千年)
三、课后总结
好了,今天的知识点讲解就到这里。主要学习了对联的来源,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要学会
理解运用,平时多积累,大家回去记得及时复习巩固,认真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四、作业布置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