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十八个关键词
记者I 陶瑾
南是小桥流水,江南是杏花烟雨,江南是 一杯清绿澄亮的碧螺春荼。许是《花样年 牮》中身穿旗袍极具东方古韵的女子,
或是《雨巷》里走在弄堂里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抑或是安意如那句温情脉脉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 矣”,让我们在这些残缺不全的片段中不断勾画着江
南的全貌。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描绘江南,大概很难吧。 毕竟,一瞬间跃然眼前的,有关于江南的令人心醉 的细节和意象太多太多。我们到十八个关键词, 以及相关的只言片语。不知道,这是不是你心中的江南呢。
)婉约
都说江南人婉约,第一印象便是这不绝于耳的吴 侬细语。苏州评弹,是江南地域的文化符号,体现的 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自是娓娓动听。评弹弦索叮 咚如同江南的水,似水长流的评弹,流淌着苏州人的 心曲,叙说着苏州人的机敏、睿智、沉稳和变通。
而华丽婉转的昆曲与苏剧,也以“水磨腔”与 “小动作”惹得观众心醉不已。江南的先民们,把时 光的晕染,用水袖的挥舞涂抹在舞台之间。心底如果 足够柔软,又何处不是江南?
与燕语莺声相配的,是“小、轻、细、雅”的江 南丝竹。一阕清词,诉一处山水静谧;一枝新绿,弹
0361
MODERN SUZHOU
一曲绝唱。江南独特的人文性情,致使江南丝竹入世 而不入俗,自有一股雅致在其中。
◎慢慢
江南,是一处让你慢下来的地方,慢下来去体会 生活,慢下来去享受生活。尘世间的浮躁与喧嚣,被 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逸。踏 着绵长的青石板路,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一直往前 走,江南那如诗般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m m
走在姑苏城内,人家尽枕河,枕河必有斑驳的白墙,青灰的黛瓦,还有街巷的烟火气。粉墙黛瓦 里,住着诗情画意。就好比,杜丽娘约会柳梦梅,只 能发生在江南庭院,牡丹亭畔,换了北方的四合院,就会少了些许风雅。
》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本就是江南水乡的模样。江 南的水,如影随形。走在岸上,它与你若即若离。站 在桥上,低头波光艳影,汩汩流淌。
江南的水,如影随形。走在岸上,它与你若即若离
还有桥堍,也是水乡人家的江南符号。清晨的 桥堍,一种闲情逸致弥漫在石埠上。女人们淘米、洗 菜、洗衣,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男人们呢,则扛起 了戳鱼的工具,从一个桥堍,走到另一个桥堍,寻 “猎物”。桥堍上的趣事有很多,孩子们沿着桥堍去 摸螺蛳,桥堍还是孩子们最初玩水的地方,夏天大部 分时间都与桥堍亲密无间地生活。
)雨事
春曰江南,细雨霏霏。都说春雨贵如油,在文 人眼中,雨诗意浪漫,可入诗成词。在农人眼里,雨 温润甘甜,滋养田野草木。江南的雨,是诗意,也是 闲愁。因为雨,一切变得朦胧,变得难以捉摸了。外 边人觉得江南的美,多水是一个主要特征。但雨水太 多,也就美不到哪儿去。梅雨季,一出门,大街小巷 粉墙黛瓦男女老少,全都湿乎乎的。
)巷弄
江南的巷子里弄,人们生活百态全都在这里出现。角角落落里还能看到岁月的印记,比如石库门,旧墙,古宅。
生活在苏州的我们,很多都曾在小巷里住过。以前上学放学,都要穿过那一眼望不到头而又窄窄的 巷子。而苏式生活的精华,全在这小巷里。小巷,见 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很多人已经离开曾经生活的小 巷,但小巷从未远去,依旧在等着每一个想回来看看 的人。
)古镇
古镇是江南的灵魂,是我们脱离尘世喧嚣、享 受宁静安逸的一隅。江南古镇承载了我们太多记忆。在江南这些古镇里,有的已经开发得很好,但有时会 让人觉得商业气氛太浓,而有的古镇呢,还是一块璞 玉,更拨动人们的心弦。
MODERN SUZHOU I
037
◎生活
江南人爱茶。而我们苏州人更是离不开茶,“早 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已成日常。苏州人喝茶一 向颇多讲究,不但要茶好,还要水好,甚至连茶叶也 讲究个“不时不食”,不知多少爱茶人痴等着三月末,只为那一杯明前碧螺春。
茶,实在是个怪物。说是“琴棋书画诗花茶”七 般雅事亦可,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俗事也无 不可。把“茶”字拆开,便是“人在草木中”之意。人这一盏茶氤氲天地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暗香 浮动,这便是绝好的人生了。
江南人自古就是生活家。中国近代四大生活家金圣叹、李渔、袁枚、沈复,全部出自江南。他们的 生活,处处是雅趣。就说苏州人沈复,《浮生六记》写的是夫妻二人平淡、漂泊又有情趣的日常,一蔬一 饭,皆是生活。
一个人的风雅终究有些寂寞,几个人甚至一众人 的风雅更显得雅韵氤氲。苏州园林里时而上演效仿古 人的雅集。曲水流觞,园主与应邀而来的文人雅士,临池修禊,于桃柳间畅饮,于水榭边唱和。这种雅集,曾鼎盛一时。
)隐逸
园林,是浓缩的自然。园林不需要太大。古代 江南的士人阶层执着于寄情山水,隐逸山林,是仕是 隐,这是士人纠结了干年的矛盾。
苏州古典园林,是这种“隐逸文化”的现象之一。然而现在,不管是拙政园式的大园,还是网师园 式的小园,过去的私家园林,早已变成公园。江南原 本向内的一面,被高高挂起成了最亮的金字招牌。
品味江南风物,便能懂得江南人的生活态度
丹青
文人画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文 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江南文化孕 育了文人画。
明代董其昌最爱的《潇湘图》,出自五代董源之手,表现的是烟雾之中的江南水乡景观。元四家黄 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都是文人画高手,也是江 南人士。他们以《富春山居图》《渔父图》《容膝斋 图》《青卞隐居》等名作著称于世,开创了江南文人 山水画的传统。等到明中叶出现由沈周开宗的吴门画 派,也试图营造一种与大众有别的文雅生活。文人画 往往是淡墨枯笔,轉数笔而尽翻韵,1象万千0
◎阴柔
撑一把油纸伞,着一袭旗袍,从小桥流水间缓缓 走过,那轻盈的步伐、妙曼的身姿,尽展江南女子的 风韵。旗袍的气质里总是带着风情,也有端庄。每一 个细节都是女性美和风韵的度量。
行走在苏州,耳边传来戏曲的韵律,琵琶声声中,旗袍带着复古的味道,那是一年又一年的等待。
◎底心
对于那些需要倾注大量时间的慢工细活,江南匠
0381 MODERN SUZHOU
人最为擅长。无论是食物,器物,园林,或是手工 艺,建筑等,都渗透着江南人的艺术匠心。
“匠”是一门技艺,“心”更是一种修为。为 了追求高超技艺,有人穷尽一生,孜孜不倦,过程虽 苦,但内心平静并享受着。
才华
提到才子、状元、学霸,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在前 面加上“江南”二字,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均有 盛产,只是江南较为突出,也多为后世传诵。江南学 霸,于东晋时便崭露头角,至宋代还出了不少英才杰 作。到了明清,江南文人更是领跑文化界。晚清和民 国,江南人士鲁迅、茅盾、周作人、徐志摩等人,都 是名满中国的现代文学家。当代作家苏童、叶兆言、 王安忆等,也是今曰江南文人的佼佼者。
作为状元之乡的苏州,满城书香飘散。历史上苏 州出了五十多位状元,考中进士的则更多,在全国同 类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
◎小调
歌,无声不传。古老的吴歌,主要通过歌声一 代代流传下来。而苏州文化跟吴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
昆剧、苏剧、评弹,都是在吴歌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吴歌,又称江南小调,也被苏州人叫做“山 歌”。山歌始终伴随着农民和渔民的劳作和生活,瓢 荡在田埂地头、船头水畔。
)舌尖
古人云,物以稀为贵,食以野为奇。早春时节,不如抓 一把绿下锅。对于苏州x m
把把青翠欲滴滋味各异的野菜。苏州人吃野菜,不仅仅把 它当菜,更
,一麵直于心的记忆。
虽说,现在市面上也能吃到荠菜、马兰头之类的
野菜,但总感觉没过去采摘回来的鲜嫩可口,我总疑 心现在的江南乡间,是否还有这样的野菜。
)草木
初读江南,温婉的背后,离不开江南的风土人情,离 不开江南的四时风物,时序节令。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 有了如此生动水灵的圣地。真正的江南好风物,并不完 全属于时空阈限中的那方水土,而是更广大的心灵的情 感共鸣。江南是+里荷花,是美人如诗,草木如织。品味 江南风物,便能懂得江南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趣味。
◎滋味
中国文人宴只有江南有,做文人宴要和江南细腻 的生活结合起来。著名文化学者郑培凯先生曾受邀去 品尝苏州友人策划的文人宴。醉蟹、羊冻糕、虾子肋 鮝、熟藕、花生豆干、茄鮝、混套。菜式上来,赏心 悦目,没动筷子就满口生津了。前菜之后,热菜一道 道上来,有四美汤、三虾盘、金齑玉脍、蜜
汁火方、 芙蓉豆腐、云林蒸鹅、牛腩荠菜馄饨、油鸡、五蜜 果、清蒸酣鱼、秃黄油饭,吃得地动山摇。
弄堂里
旗袍的气质里总是带着风情,也有端庄 心底如果足够柔软,又何处不是江南
MODERN SUZHOU 1
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