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论读后感1500字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社会进行新旧文化交替的关键时期。同当时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周恩来积极地投入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并通过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比较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早期文化观。探讨周恩来的早期文化观,对于研究周恩来追求真理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恩来1898年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在私塾和过继母陈氏身边所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如读过《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孟子》、《大学》、《中庸》中的不少篇章。稍长,随伯父周贻谦去东北,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等,1913年又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1912年,他在《东关模范学校第纪念日感言》中提出:中国传统的“圣贤书籍”和新的“各种科学”都应“深究而悉讨”。他广泛涉猎了儒家经典、诸子学说、古代史籍和文集,研读过清初学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著作和近代人谭嗣同的《仁学》,还注意过章太炎的《国粹学报》。
周恩来强调立志,崇尚“诚”、“人格”,主张内心反省、伦理践履,以此作为立身之本和治平天下的基础,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周恩来所接受的儒学思想有较
强的陆王心学的气息。儒家在宋、明时期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立,前者主张理在心外,后者主张理在心中。心学认为,宇宙、天理不外“吾心”,天理存于人人心中,所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①[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要以反求内心和伦理践履的“工夫”,去致自己心中所固有的“良知良能”。周恩来正是从心学的意义上论“诚”的。他说:“诚之为物,非学力所可及也,亦发于中而形于外耳”,是“人类之共有大性”,“设众人皆各本其天性,相接以诚”,则可以“相跻于大同之境”,所以,“是诚也,大之垂举后世,小之造福一身。”②[②周恩来:《诚能动物论》。]周恩来早期文章常常提到“本天性”、“赖良心”。在该文中,他所例举的以诚待人的典范,有大禹、孔子、诸葛亮和王阳明等,也可见王阳明在他心目中的深刻印象。三字经读后感
尚志论》是《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中一篇论述“人生志向”的文章。文章开篇就写“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封侯;又写“武侯忠心事汉”,鞠躬尽瘁。这两位都是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所立之志,所下之誓而奋斗。而他们是如何成功的?第一,他们胸怀宽广,心系天下,一身叱咤风云之正气;第二,他们真正为志向行动,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为的是最初立下的鸿鹄之志可以真正得到实现。
每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开始做任何事都须“筹划全局、预计将来”。这启示我们如今眼前的路虽宽阔而未知,但成为立志者,则需要眼光放至长远。一个人如果志向坚定明确,且又宏大长远,不免要舍弃,但为人类社会的未来的高远志向,更应当“计其大,舍其细”,不限于一隅的浅显与渺小,看到大片更广阔的希望之海。
“希望者何?志是也。”年少的周恩来爱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他中学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仍被外国侵略,战火纷纷,又多有妥协的政策,故周恩来厌弃“终日泄泄沓沓,无所事事”的维新者,更愿意成为一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人士。在二十世纪激烈的竞争潮流中,中国要立于世,需要更多这样的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若少年或青年心存家国天下,登攀世界之峰,则有“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如今的时代,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需要我们不同年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人们尽己所能地为其创造价值。学习艺术,传承技艺的人们就应立志在艺术和技艺;作为一名上学的学生,志在何方就应该如何精其志,我们应当上进学习,为此后更远的路打好基础。艺人精其艺,学生精其学。
“志与希望,实一而二,二而一也。”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在哪里?在如今千千万万青年人的志向里。青年人的志向即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志与希望二者有共通之处,或者说两者于如今青年之意义相通。我们企盼新青年的力量带给社会正能量与新动力。这种前进的动力来自青年人内心的沸腾。
心有志,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