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答案
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潼关》,回答问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1) 这两首诗歌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应傍战场开中“傍”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你从诗中哪些词看出来的?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6.赏析下面的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形容松树高大的样子。②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
重阳诗句(1)诗句“落落长松夏寒”中的“夏寒”似乎违背了季节常理,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季,从“”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9.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能直接体现作者对友人的感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2.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公子行
锦衣①红夺②彩霞明,侵晓③春游向野庭④。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⑤踏烂麦青青。
(注释)①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泛指显贵者的服装。②夺:赛过。③侵晓:天刚亮,拂晓。④野庭:田野。⑤骄骢(cōng):健壮的毛青白相间的马。泛指骏马。
(1)本诗描述了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骑着“骄骢”,天刚亮就到野外“________”,结果“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诗中“戍”“夜阑”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请写出相关诗句。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________斜阳叫子规。
(1)从诗中落花、________、______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2)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15.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你写出这首诗歌四个诗句的大意?
(2)“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6.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高低”二字与第一句诗中的哪一个词语照应?
(2)后两句诗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 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在“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得高妙,试简要分析。
19.古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妙处。
(2)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能直接体现作者对友人的感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 (1)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2)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 (1)重阳节
(2)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恨。但是第一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主要表现对百姓疾苦的忧思和关切;第二首诗通过家书少,对宦游的厌倦,着重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1)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从“登高”“菊”等词可以看出是重阳节。
(2)①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思是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作者以菊花代长安,由长安想到“战场”战火纷飞,血染天街的景象,表现了对战争的憎恨。“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意思是本来因为战乱的缘故,兄弟之间赖以联系的惟一方式就受到了阻隔,偏又遇上这令人伤感的萧萧落叶!同样表现了对战
争的厌恶。②不同:第一首诗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一句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第二首诗“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意思是自己早已不堪忍受仕途的寂寞和不自由,兄弟都是为战乱所阻啊!则主要突出的是自己对宦游的厌倦,着重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故答案为:⑴ 重阳节
⑵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恨。但是第一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主要表现对百姓疾苦的忧思和关切;第二首诗通过家书少,对宦游的厌倦,着重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节气的理解,考生在平时注意对24节气稍加感知,即可完成此题。
⑵本题考查的是作者心情的理解和感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抒情的语句,结合诗人的处境,仔细体会作者的心情。
3. (1)表现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2)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
【解析】【分析】(1)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表达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2)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
故答案为:⑴ 表现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⑵ 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及写作手法的把握。要求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情感和分析写作手法。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注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意象的作用。
4. (1)靠近
(2)重阳节,“九日”“登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