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 年发表的小说Life of Pie 改编的一部3D 电影,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等主演。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3年,该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摄影、配乐和视觉效果四项大奖。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印度。派的父亲在印度一个海边小城开了一个动物园。派有一位信印度教的母亲,所以从小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他12岁的时候,他又在基督教堂认识了耶稣并决定受洗,同时他又对伊斯兰教的虔诚有极大的热情。在派17岁的时候,父亲由于生计所迫,带着许多动物举家迁往加拿大。他们和动物们搭乘一艘日本货船去往加拿大,在大海上遇到暴风雨,船失事。在227天之后,派成了这次海难事故的唯一幸存者。于是他讲述了在这227 天的海上漂流经历。他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救生小船上相互克制、相互依存,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生存了下来。海上漂流的故事被3D 高科技电影演绎得奇幻动人、炫彩夺目。
  这部电影被翻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个翻译容易引导观众去关注电影里面派在海上漂流的奇幻经历。当然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视听与技巧的展示,不仅仅是奇幻与好看。正如
导演李安所说:“影片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不只具有娱乐性,希望观众看到它的深度,也希望这是一部看完后家人朋友间可以聊一聊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仅好看,不仅是娱乐,它还有深度和用意。那么它的深度和用意是什么?李安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电影里的动物主角是一只老虎,它的名字叫“Richard Parker”(理查德·帕克)。当我知道历史上理查德·帕克的故事的时候,我发现这是整部电影背后潜藏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884年。一艘叫“木犀草”号的船在海上沉没,4 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其中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 岁男孩。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并且生还。所以,理查德·帕克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海难和漂流符号。
  影片中当派讲述完自己的奇幻漂流之后,前来调查沉船事故的日本海事局的人不相信这个有动物的离奇故事。于是派又讲述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一个没有动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前一个故事中的不同动物代表着不同的人物角,也发生了厮杀、死亡、吞食,但这一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理查德·帕克这个符号和第二版本故
事的讲述引导观众想到那一种海难漂流故事,就是在海上漂流的生存线上,发生了人杀人和人吃人的事件。派是其中的幸存者,那么显然派也是吃人者之一。派在说完故事之后,就会问听故事的人,你相信哪一个?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派:“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
  作家:“我喜欢有老虎那个,因为那个故事更精彩。”
  派:“所以,你跟随上帝。”
  “相信哪一个故事”这一问题摆在了故事中的听者和影片外的观众面前,成为这部影片的终极问题。你选择相信哪一个?影片也许好看,漂流也许奇幻,但还有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背后隐藏。哪一个是这次漂流的真实故事?怎样的现实才是你相信为现实的东西?你为什么相信派的奇幻漂流?或者你又为什么相信人的残忍厮杀?这不同的信的差别在哪里?上述问题成为了解读这部电影意义的关键。这涉及我们每个人的信念和信仰问题。所以,导演说,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此话不假。他又说,希望看完后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聊一聊这部电影。这又何其必要!因为难道不是相同的信念和信仰使人们真正在一起而不是酒肉吃喝的玩乐甚至也不是血缘?
  有人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派与动物们还有老虎理查德·帕克的共同漂流;第二类人毫不犹豫地不相信第一个故事,他们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并坚定地认为那才是真实,而且声称:人应该直面残酷的人生现实。第三种人说,宁愿相信第一个故事,因为人们往往愿意用幻想来安慰在现实中受伤的心灵,并且认为这就是信仰的价值。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幼年时的派用一块肉去喂理查德·帕克,被他父亲及时赶到制止了。派说,他看见了老虎眼中的纯净。而他父亲说,他不过是从老虎眼中看见了他自己。派看见了纯净,派将他内心的美好投射到世界中,所以派经历了第一个故事;相信第二个故事的人看见了兽性并且相信这才是现实。所以,相信第二个故事的人相信人的动物本能在生命攸关的时刻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推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动物性生存本能的力量强于人性和智慧、爱和理性。他们在现实中的信念更倾向于“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样的唯物和唯利的观点,并且由于他们认为人的“自私自利”“动物本能”是天然合法且更能引向成功,所以他们可谓没有信仰;第三种人其实相信的也是第二个故事,但却自认为相信第一个故事,他们解释说因为人们需要用幻想来麻痹和安慰心灵,并认为这就是信仰。这第三种观点不但混淆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还误解了什么是信仰。信仰当然不是幻想。有些经历太可怕了,完全非我们所愿,但它却成了我们过去经
历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命构成的一部分。它邪恶、黑暗、没有出路。你怎么办?你无法否认它,你的心灵被它深深烙痛,你却无法将它从你的心上刮去。第二种人认为,我们应该直面残酷的现实,去面对和承认人的邪恶、黑暗和没有出路的境况,或至少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应该如此。这时候,那邪恶、黑暗、没有出路的境况成为主宰,战胜了相信它的人,使相信它的人成为邪恶、黑暗的顺服者。当然他们此时是没有出路的。而第三种人说,这样的时候,我们就用另一种描述来重述我们的故事,让我们将真实隐藏,用幻想来遮盖、来安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并且说,这就是宗教、是信仰的作用和价值。不,这不是信仰,这是对信仰完全的误会。真正的信仰其实就是相信第一个故事,就是相信第一个故事发生过、一直在发生着、还会再发生,并在自己现在和今后的生活中去实现并发展它。
  信仰是真实的。不但信仰在过去的历史中是真实的,而且信仰在现在和将来还能够创造出新的历史。信仰不是用幻想来掩盖事实,信仰更不是精神上的麻痹自欺。不但不是,还正好与之相反。斯宾诺莎告诉我们:“真实信仰之所以可贵,只因为它是一条引向真实认识的道路,鼓励我们去接近那些真正值得我们爱恋的东西;因此我们所追求的最后目的,我们所认知的最可贵的东西,是那清楚的认识。”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确证,是真实的信仰和清楚的认识,带领人类走向辉煌并创造出灿烂的文明,而不是不信,也不是虚假的自以为
信。少年的奇幻漂流记
  那么,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会质疑:第一个故事可能吗?这样的神奇、这样的幸运,可能吗?所以说,这是一个关乎信仰的问题。要说人性没有动物本能和动物性的残忍、世人没有互相残杀,当然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动物本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仅有、所有吗?抑或是在人类历史上压倒性的力量、是人类进步和开拓创造新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吗?动物本能应该成为人在危难时刻的优先选择吗?难道是动物性的自私和残忍创造了那些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奇迹而不是另一种信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其实就是人的信仰问题。所以,上述的二选一,其实就是要么相信人的动物本能是绝对优势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残忍、无情、自私压倒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互助;要么相信人性、人的精神信念是绝对优势的,相信唯有通过建立起爱、互助、良善、利他的关系,所有人才能最终获得共同的福利、创造人类历史的辉煌和奇迹。
  派是有着多种信仰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最后派说,信第一个故事的人是跟随上帝的。我对他的这个观点的认同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从人的价值观角度看,上帝代表公义、仁慈、光明、扬善惩恶、真理和爱,而且相信世界是按照这样的律法运行的,人
非如此,就会陷入谬误;所有信仰的终极追求都应该是上帝。上帝是人类信仰的终点和归宿。那么跟随上帝、信仰上帝,就是相信并去实现公义、仁慈、光明、正义、真理和爱,并认为只有这样做,人才能从任何患难中得到拯救,相信这是使得世界发展美好、人在不幸中得到救赎的根本原因。是这一信仰带领人类获得幸福和生命,失去这一信心,我们其实什么也得不到。那么,在这里,相信派所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相信在任何时候,是爱、互助、仁慈、良善、责任、正义、同情这些更人性的品质或者说属神的品质带领我们战胜困苦,而不是生存本能、动物性的弱肉强食、自相残杀能把我们带出苦难。甚至就是如片中所表现的那样一种绝对的信仰:派在最绝望的时刻,把自己全然的交托给上帝,单单相信上帝的拯救,而不是自己的力量;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也有着全然的对上帝的相信和依靠。
  不同的相信区分了不同的人、人生和人类历史。派的信仰让他经历了一场虽然艰难、苦痛却充满梦想的奇幻之旅,电影的最后场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后已经人到中年的派与他的妻子孩子,呈现了他现在所拥有的平安幸福的生活;而现实中,观众的信仰决定了我们今天、明天选择过怎样的生活。不信,导致了历史上的理查德·帕克事件,而信,造就了派的奇幻漂流;不信,让人们生产毒奶粉和回收油,而信,让人们吃得放心、空气污染和水质问
题得到解决;不信,造成适者生存的竞争和自相残杀。在人类历史上真的有“弱肉强食”吗?历史上哪一个强食者不是与弱肉者有着同样的争竞残杀和不幸的一生?所谓的内耗,就是人与人把彼此的人生和精力消耗在互相算计和斗争中,却没有团结起力量来共同谋求幸福。而信的人说:我们当爱人如己,由此才可能造就历史上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高尚品行。当福特公司高薪聘请斯坦门茨时,他的拒绝、他决定以仁慈和责任去回报当初收留他的小公司,告诉我们不是知识财富而是良善与仁慈真正使人获得成功。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仁慈和良善,即使拥有财富、即使购买到了别人的知识,但给人们带来的也只能是灾难。也许海难中依然会有那么多人死去,但是不信让死亡成为残酷、黑暗,成为堕落;信,却让死亡成为成全,成为救赎。人类历史的确曾出现过黑暗、残酷和没有出路的争斗,即使今天也仍然存在,那不正告诉我们,这就是不信的代价吗?
  人非有信,就不能做成任何事。“因为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信,不是眼见的利益,而是看见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如果没有这种对真理的认识和信念,人类到今天就依旧在本能和生存竞争的斗争中互相残杀、消耗;有了信,人类才让理想腾飞、让人性自由,才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事实上,正是光明的信念,而不是黑暗让人类战胜自己、谱写辉煌的人类历史。1863年在美国南北战争到了最黑暗时候,林肯总统说:“
神是否会站在我们这边帮助我们,我不关心这一点,因为我知道神始终站在正义的一边。但是,令我始终焦虑并为之祷告的是,我和国家是否站在神的一边。”相信上帝、站在上帝一边,就是相信光明、公义、仁慈、爱并去实践,所以林肯说道:“当我去世后,但愿有人会说我‘在每一处能够长出花朵的地方,我都会拔去荆棘,种下花芽’。”真实的信仰把我们带入真实的认知,使我们理性认识到什么才是最有利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选择,是去建造、去开拓而不会凭本能为眼前利益而选择去拆毁、去损人。所以,当别人用假食品、假医药来危害我们孩子的健康时,就不会像那些不信的人,就用假教育、假电器去回报;而是坚持自己的良心和对人对社会的爱与责任心。只有这样的信仰坚定、唯有这样的人占多数,社会才会变得美好,人们才不会被迫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黑暗和残酷。世界本来可以光明,你也本来可以光明,是你的不信导致了黑暗和邪恶。正如Life of Pie 原著作者所说:“在我看来,没有过信仰飞跃的人生太过死气沉沉。生活是一次迫使你做出选择的惊心动魄的冒险,而不是一项你必须规避风险的精确计算……”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信仰,这样飞跃平凡、超越动物本能和世俗的信仰,我们就会在罪的逻辑中。精确计算和利益权衡使我们目光短浅,互相拆毁;而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理性并看到人类的真正出路在哪里。那种认为信仰是自我安慰的形式的人,没有认识到何为真实的信仰;当信
仰者在给世界带去光明的时候,他们却在幻想中躲在黑暗里哭泣。那些认为现实、真实就是动物本能获胜,就是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的人,目光太过短浅,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使世界陷入罪恶的逻辑,使自己陷入黑暗和堕落。这两类人没有看见,有信仰的人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和奇迹。今天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文明成果,都是基于信仰、基于对光明的追求而不是现实利益的算计和罪恶的逻辑。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损毁,而是互相建造;不是互相算计,而是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