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深做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报道,从3月8日到全国两会结束,人民政协报连续推出“习语回响”专版,邀请11位全国政协委员与14位基层众连线互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涉及教育医疗领域的内容,将报道
此外,人民政协网“假如我是委员”小程序上增加了“我和委员说句话”专题活动,在两会前统计网民的热议话题,在两会期间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与网民对话,委员们结合自己的实地调研成果,对社会热点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传达最新的两会精神,讲述热点提案的调研过程,了解民意信息,讲好政协故事。通过这一方式,两会精神得以快速传达到基层,同时也方便收集基层对全国两会精神的反应,第一时间将基层意见建议反馈给政协委员,供委员们参政议政。“我和委员说句话”专题活动在全国两会期间共推出4期,13位委员参与互动,并在报纸上推出4个
二、精心设置议题,创新报道思路
人民政协报既是全国两会报道的国家队,又是政协报道的专业队。多年来,在报业同行中享有政协报道“信息《迈步从头越》7篇文章。
其次,人民政协报还尝试用评论来丰富报道、引领话题、引导舆论。两会程序报道多,疫情期间会期缩短,头版版面更加紧张。但报纸还是坚持在一版策划了“两会微观”栏目,从3月4日开始,每天刊发一篇评论文章,选择一些细节、故事等小切口,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活动、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大会发言等重要内容,以关注民生、创新理念等视角解读和拓展两会报道。两会期间,刊发了《两会如期、意味着什么》《数字里的政治》《说的魅力》《首次表彰意味深长》《讲好两会故事》等7篇文章,发出了独特的声音,成为人民政协报两会报道的又一大亮点。
三、发挥“特邀委员记者”力量 多方联动放大声音
建党100周年素材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更具备成为记者的条件,一方面是政协委员的自身优势,政治站位高、专业能力强;另一方面,政协委员们是新闻现场的亲历者、见证者,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执行者,邀请他们参与采写、报道新闻,现场感强、视角多元。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人民政协报改变传统的记者报道模式,聘请了140位全国政协委员为“特殊记者”,涵盖32个界别。会议期间共收到委员文字稿件242篇、图片109幅、视频52个,其中见报66篇、图片32幅,成为两会报道的最大创新点。
难度的新闻侧记,是一次大胆尝试,从报道效果看,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多进行这类尝试,以拓展新闻采写
三是变委员为内容生产者、新媒体“出镜”者。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设置了“委员报道”版,专门发表特邀委员记者来稿,共出版11块(其中两块摄影),及时跟进了大会的所有议程,丰富了报道形式,其中永新日记、镜前议政等栏目成为固定品牌。另外,评论版也发表了多篇特邀委员记者的作品,多点开花成为今年特邀委员
四、融合报道守正创新,生动讲述两会故事
近年来,人民政协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2021全国两会之前开通新采编平台的“速签”功能,保证所有经过编辑处理的稿件能及时呈现在网络素材库,供网站、客户端、、公共大屏等平台进行二次创作,统一步调、统一把关、统一协调,打造“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为获得2020年度优秀履职奖的20位委员颁奖。人民政协报新媒体平台得以同步推出海报图集《全国政协首设委员优秀履职奖,20位委员获奖》,引爆全网。随后推出《全国政协委员优达5000万;3月10日,人民政协报刊发了《冯远征委员:打造中国话剧“奥斯卡”》,人民政协报微博以《全国两会上,冯远征透露了个好消息!请查收》为题,二次推送,并迅速被澎湃新闻、网易、新浪等商业网站转载,同时在推出的《冯远征委员建议设置戏剧奥斯卡奖》,全网点击量达到634万。此外,人民
政协报记者凭借与政协委员建立的良好关系,在全国两会期间拿到了大量委员提案,但限于纸媒的容量,不能全部刊登,报社编辑部选择其中有话题性的提案,每天编辑出10条“每日委员观点”,在人民政协网上发布,设置了投票环节,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关注。
尽管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全国两会报道带来了诸多困难,但只要确立了正确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方案,并将其完全贯彻到采编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克服困难。如上所述,提前明确报道目标,特别是发挥好媒体自身优势,突出媒体专业特,是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作者系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主编、主任编辑
参考文献
[1]崔健,张畅,焦茂如.前后方紧密联动 融合传播出新彩——重报集团用心用情做好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J].传媒,2021(09).
[2]余行.智媒云驱动封面新闻全国两会报道创新[J].传媒,2021(0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