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文言文阅读。
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续世说》)
(1)如是吾无望矣 (____________)(2)竟不食其膳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
尝获肥鲜以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好书画________ ②今乃掉尾而斗________
③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 ④谬矣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文阅读。
画鱼捉獭(tá)
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děi dé)。
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zī)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獭竞逐,一时执得。
帝甚佳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zhánɡ cháng)也。”
(选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魏晋南北朝卷》)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 )
A.值得怜悯 B.数量少得不值一提 C.令人喜欢
[3]帝甚嘉之。( )
A.夸奖 B.欢乐 C.善,美
[4]臣未尝执笔。( )
A.辨别滋味 B.曾经 C.经历
[5]徐景山是怎么帮助魏明帝捉到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言文阅读。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②之,廪食③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④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古代的一种乐器。②说:通“悦”,喜欢。③廪食(lǐn sì):官府供食。④好:喜欢,爱好。
[1]用自己的话说说齐宣王和湣王分别喜欢用哪种方式听吹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听到“(王)好一一听之”时,南郭处士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对划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__________)
② 炼之未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者讶之 (____________)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敲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狐假虎威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③国天帝之命④也。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⑨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求:寻,寻求。
②长(zhǎng):通“掌”,掌管。
③逆:违反。
④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正确,对的。
⑧递:于是,就。
推敲文言文⑨畏:害怕。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是逆天帝之命也(表示判断的动词)
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逃跑)
C.子以我为不信(认为)
D.兽见之皆走(都)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子无敢食我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
B.虎求百兽而食之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C.子以我为不信 何不以锯中截而人
D.虎求百兽而食之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那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言文阅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②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②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已暮矣 (暮:晚了) B.安敢戏其君 (戏:戏弄)
C.日出之阳 (阳:太阳) D.何不炳烛乎 (炳:点,点燃)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于”与“晋平公问于师旷”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请救于齐 B.苛政猛于虎
C.闻达于诸侯 D.黄鸟于飞
[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请划分三处)。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盲臣安敢戏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请用原文回答,并说明师旷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齐人攫①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②,清旦③衣冠④而之市⑤。适⑥鬻⑦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⑧,子攫人之金何⑨?”对日:“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⑩见金耳。”
——选自《列子》
(注释)
①攫(jué):抓、夺。
②欲金者:想要金子的人。
③清旦:清早。
④衣冠:衣帽。此指穿衣戴帽。
⑤之市:去集市。
⑥适:往,到。
⑦鬻:出售,卖。
⑧焉:这里。
⑨何:为什么。
⑩徒:只,仅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适鬻金者之所 适:_________
(2)因攫其金而去 攫:_________
(3)子攫人之金何 何:_________
(4)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徒: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成语_____________来评价这位“搜金者”是比较恰当的。
[4]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人想干什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鲧禹①治水
洪水滔天,鯀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⑤杀鲧于羽郊⑥。鲧复生禹⑦,帝乃命禹卒⑧布⑨土以定九州⑩。
——选自《山海经》
(注释)
①鯀(gǔn) 禹(yǔ):人名。传说鲧是禹的父亲,禹是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们都治理过洪水。
②帝:指天帝。
③息壤:传说是一种能够生长不息的神土,所以能堵塞洪水。息,生长。
④堙(yīn):堵塞。
⑤祝融:火神的名字。
⑥羽郊:羽山的近郊。
⑦鲧复生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有人刀剖其腹,禹乃降生。
⑧卒:最后,终于。
⑨布:铺填。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或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