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乙)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其思理之致乎?……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注:执笔),气倍辞前,暨(注:及)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刘勰《文心雕龙》)
(丙)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陆机《文赋》)
1.甲文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论述了文章的价值。对个人,就是“______________;对社会,则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根据乙文文意,“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含义是:
意翻空而易奇:__________________     
言征实而难巧:__________________
3.对乙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
B.作家登上了大山,在山上撒满了自己的情思,看到了大海,对大海充满了幻想。
C.作家一想到登山,情思里便拥有了山的风光,一来到大海,意念中又拥有了海的波涛。
D.作家登上了大山,情思里充满着山的风光,看到了大海,意念中翻腾着海的波涛。
4.丙文作者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创作中经常会出现“_________”和“________”的问题。
5.三则短文,分别论述了文章的价值、想象的作用和写作中的困难。根据你的实践,谈谈你对克服困难、写好作文的方法的认识。
【答案】
1.对比    (而)声名自传于后
2.凭空运意,容易显得奇妙;    而语言是实实在在的,就难以工巧了。(或: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
3.A
推敲文言文
4.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5.至少两点。只要有关内容或形式方面即可。作家要注意积累知识,辨明事理,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训练自己的情致,要有想象。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即写作中面临的困难。结合文意理解和自己在写作中的感受来阐述自己体会。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手法的概括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概括。本题,《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世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节选部分“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和“未若文章之无穷”对比手法,论述了文章对治国和扬名的作用。
2.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本题,“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翻空:指动笔写作以前构思的情形。征实:指把作者所想象的具体写下来。意思是:写作时,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句意为: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这是把构思比作登山,不是登上了山,排除BD;比作观海,不是来到海边,排除C。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
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本题,“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句意为:总是害怕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所表现的事物不能相称,(写出的)文辞不能切合构思时的立意。这不是懂得道理的困难,而是付诸实践时能力上(达不到)的困难啊。即“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35.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本题,(甲)《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节选部分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功用,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他肯定文章(指诗、赋、散文、 应用文)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乙)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节选部分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为了做好构思工作,强调作家要
注意积累知识,辨明事理,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训练自己的情致,要有想象。(丙)《文赋》是晋代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该赋序言说明创作缘由和意图,指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即写作中面临的困难。结合文意理解和自己在写作中的感受来阐述自己体会。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
参考译文:
(甲)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乙)古人曾说:“身体在江海的上面,心里却可以思考魏国的城阙。”这被称为神一样的思考。作家写作时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也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时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变化的时候,他已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作家在吟咏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目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这就是构思的效果啊!……在作家开始构思时,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作家要对这些抽象的意念给以具体的形态,把尚未定形的事物都精雕细刻起来。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不管作者才华的多少,他的构思都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在刚拿起笔来的时候,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的时候,比起开始所想的要打个对折。为什么呢?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
(丙)我每次看到有才之士的创作,私自以为懂得了他们写作的甘苦用心。他们造句遣词,确实是变化多端的了。(不过)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言辞表述的;我自己每次作文,更是体会到其中(甘苦)的情形。总是害怕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所表现的事物不能相称,(写出的)文辞不能切合构思时的立意。这不是懂得道理的困难,而是付诸实践时能力上(达不到)的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