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选自春秋·左丘明《左传》)
译文: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2.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
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唯恐失去相位,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3.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4.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
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逛之曰:“与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
5.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②。
(选自《列子·说符》)
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咦!丢一只羊,
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羊的人回来了,杨子问:“到羊了吗?”回答道:“丢掉了。”问:“怎么会丢呢?”回答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变得很忧郁,很久不说话,一整天没有笑容。
6.良狗捕鼠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
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选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士容》)
译文: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他的邻居委托他一只能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他才到一只,说:'这是一条好狗呀!“ 那邻居养了狗好几年,狗却不去捉老鼠。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猪、鹿这类野兽,不是老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
后来这个邻居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
7.死灰复燃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释放出来,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
8.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不把脾气转移到别人
头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9.门可罗雀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
译文: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增长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再次作为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能够生死往来,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浅。贫穷之时与富贵之时,可以看到世态人情。地位的高贵和低贱的变化,人和人之间的真实的交情就会显现出来。)”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10.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从前有一天医生扁鹊拜访秦武王,武王给扁鹊看了他的病情,扁鹊请求自己给秦武王,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治它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人(一起讨论)而破坏这件事,干扰,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11.伯乐相马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
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12.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天黑了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
推敲文言文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照明,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13.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着,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特别伤心的事吧?”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