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
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4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髡钳季布,衣褐衣            髡钳: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大多数
D.高祖以丁公徇军中                徇:示众
4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丁公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  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B.朱家乃乘轺车洛阳            佯狂不知所
C.朱家亦此名闻当世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则国家能久安乎                呜呼,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之所以要缉拿季布,是因为在项氏手下为将时,屡次使高祖身陷绝境。
B.朱家不仅冒险收留了季布,而是为他奔走,辨说道理,当季布最终被赦免后,朱家也名闻天下。
C.丁公当年遇到身处危难之中的高祖,被高祖的好话所打动,不仅没有将高祖杀掉,还主动撤回了军队。
D.当年的仇敌季布最后被封官,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却被了个借口处死,高祖这样做,是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考虑的。
4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2)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48.季布和丁公同是项羽原来的部下,到了刘邦手下,为什么一个被任命为郎中,一个被处死呢?
【答案】
44.    C   
45.    A   
46.    D   
47.    (1)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2)忌恨壮士而帮助了敌国,这就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的缘故啊。您为什么不寻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48.    季布忠勇,丁公不忠义,出于政治标榜需要,一个立为正面榜样,一个成了反面教材。   
【解析】
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C项,“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的意思是“人们都称赞季布能克刚为柔”,所以“多”的意思是“称赞”。故选C
45.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推敲文言文A项,为:替,给/为:动词,演奏。B项,之:动词,前往,到/之:动词,前往,到。C项,以:介词,因为/以:介词,因为。D项,其:句中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其:句中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故选A
4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D项,并非“借口”,而是根据丁公当初的表现和自己统治的需要处死的。故选D
4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及”,等到;“购求”,指悬赏捉拿;“购求布千金”,用千金悬赏捉拿季布;“舍匿”,窝藏;“敢有舍匿”省略“舍匿”的宾语“季布”,翻译时补齐;“罪及三族”,指论罪要灭三族。(2)中的“夫”,发语词;“忌”,忌恨,“以”,相当于“而”;“资”,资助;“所以”,……的原因;“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判断句,这就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的缘故啊;“从容”,寻机会,空闲时间;“为”,介词,向;“上”,指皇上;“言”,说明;“邪”,句末语气词,呢。
4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筛选出 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回答问题。本题,题干问的是“季布和丁公同是项羽原来的部下,到了刘邦手下,为什么一个被任命为郎中,一个被处死呢”,是要求学生分析季布和丁公一个被任命为郎中,一个被处死的原因。通读文章,根据文章中“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贤者也”可以得出季布忠勇,有才能。再结合“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得出刘邦不杀季布,任命其为郎中一个是因为季布忠勇,一个是因为政治需要。根据文章中“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说丁公不忠于自己的主人,放走自己的敌人。“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据此可以得出刘邦杀丁公是因为丁公不忠义,警示大家不要向他学习。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他为人好逞义气,颇有侠义心肠,在楚国很有名。项籍派他率领军队,曾多次使汉王窘困。等到项羽灭亡的时候,汉高祖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传令有敢窝藏季布的,罪过株连三族。季布躲避在濮阳周氏家里。周氏说:“汉朝悬赏捉拿将军很紧急,沿踪迹追踪将到我家,将军肯听我的,我敢出个主意;如果不肯听我的,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他。周氏便让季布剃光头,带上颈箍,穿上粗布衣服,安置在大货车里,并且和他的几十个家僮,一起送到鲁国朱家的住地卖掉他们。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也就买了下来,安排到田里劳动。
朱家便乘坐马车到洛阳,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趁机对滕公说:
“季布犯了什么大罪,因而皇上追捕得这样紧?”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困皇上,皇上痛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人呢?”滕公说:“是个贤能的人。”朱家说:“做臣下都替他的君王效劳,季布替项籍效劳,是他的职责罢了。项氏的臣下可以都杀掉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只为个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岂不是向天下人显示他这样没有度量吗?况且凭着季布这样的贤能,而汉朝的追捕又这样紧,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奔匈奴,就只好往南投靠南越了!忌恨壮士而帮助了敌国,这就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的缘故啊。您为什么不空闲时对皇上说说呢?”汝阴侯滕公心里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藏在他家,便答应道:“好!”等到有空了,滕公果然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进言,皇上便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人们都称赞季布能克刚为柔,朱家也因此闻名当代。季布被皇上召见,谢罪以后,皇上任命他做郎中。
季布的舅舅丁公也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刘项大战时,丁公带兵在彭城西面追逐刘邦,眼看就要抓住刘邦了,刘邦回头对丁公说:“我们两个好汉难道要互相为难吗?”于是丁公领兵返回,刘邦脱身解围了。等到项羽灭亡以后,丁公自以为曾放刘邦一马,便跑去拜见刘邦,以为也能捞个官职。没想到刘邦当即把丁公抓起来,说:“丁公做项王的臣下不能尽忠,使项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当即砍了丁公的脑袋,以警示后代做臣下的人不要仿效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