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文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误解文意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其对于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
一、关注词性
1.借助动词断句。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对断句有帮助。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 与《春 秋》褒 矣。(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解析】文段中“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句中动词有“讥”、“痛”和“谓”,因此可区分出前三个句子,如果明确,也就为后面断句打下基础。
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其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对断句有所帮助。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2:将文言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解析】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皆为各句中的名词。
这一断句法的难点在于介于两个动词之间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属上作前一动词的宾语还是属下作后一动词的主语,要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句,是断在“胡”后还是断在“人”后,是断在“归”后还是断在“人”后,颇费思量。根据语境,“胡”应为胡地,“归”意为回到自己家里,与后文“人皆贺之”意义关联。如果“归人”的话,就谈不上“贺”了。再从句式上看,“人皆吊之”与“人皆贺之”,句式整齐对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断句。
3.借助虚词断句。
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当“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韩愈《师说》中:“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加点词语皆为标志虚词。
二、关注修辞
文言文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和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其一大特点。抓住这些句子的特点断句,一般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可以断开几处的效果。
1.关注排比、对偶
3:请用“∕”为下面文段断句。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解析】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容易多了。“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句尾的词,在后一句又成了句首的词。例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请用“∕”为下面文段断句。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解析】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段中加点词语皆首尾相承,为顶真手法,我们把它作为断句依据。
3.利用对称句式。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
推敲文言文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掖陶渊明集业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