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视野丨Colum n s
让学生在歌唱中与美同行
新的学堂乐歌给予孩子们更多关于爱与美的教育,使得学堂乐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俞利佳
与诗同行“学堂乐歌”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一批创建、传播、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美育方面给后世带来深刻的影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林华的“新学堂乐歌”继承并发扬了学堂乐歌填词谱曲的传统,使得一些富有审美价值的中西方音乐或我国古典诗词,经过二度创作,获得更深刻的内容,在大力加强美育的今天,这样的探索是很值得关注的。
学堂乐歌的产生
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受到日本学堂歌曲的启发,于是尝试采用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民歌或歌曲,还包括一部分在我国民间已有流传基础的曲牌,填上歌词,让莘莘学子高声朗唱。不想这尝试很快地响应了当时正在高涨的爱国热潮,击中了他们正在激奋的心弦。一时举国响应,万口传诵而蔚然成风。后人便把这一开创中国近代音乐史发端的歌曲,称为“学堂乐歌”。
根据我国著名音乐学者、教授钱仁康的考证,这批歌曲大凡四百余首,最早的歌词出自于清末诗人黄遵宪之手,最晚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新的填词歌曲产生。这些学堂歌曲题材广泛,有呼吁反抗封建、抵御列强的;有号召民族觉醒、振兴中华的;有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有勉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惜时爱物的;也不乏有反映学生生活、体现人情温暖,以及培养审美情趣等的诸多内容。
学堂乐歌对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趣味可谓是一次革命。有了学堂歌曲的流传,西方的音乐语言开始传入我国,倾向分明的大小调体制、韵律清晰的节拍,甚至还有和声多音的伴衬等,都开始为民众所渐渐熟悉。这样的歌曲不仅为时政呐喊,也使情感得到宣泄。也正是在这些歌曲的熏陶之下,许多人因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成为我国音乐建设的先驱;更重要的是这些学堂乐歌的美育教化作用,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开始懂得了“应当永远追求美”(巴尔扎克)的真谛。
从学堂乐歌到新学堂乐歌
我国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林华对音乐最初的兴趣,也正是在这些学堂乐歌的熏陶之下培养
起来的。林华的母亲曾经当过民国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员,所以诸如赵元任、李叔同等人所填写的《卖布谣》《送别》《忆儿时》等歌曲,都会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意境隽永,成为陪伴着他精神成长的伙伴。因此,当20世纪80年代林华有机会为孩子们写作合唱的时候,就会想到:为什么不把学堂乐歌这一我国优秀的音乐教育方式(传统)传承下去呢?
然而,新的学堂乐歌又该告诉孩子们些什么呢?
回顾旧时的学堂乐歌,无论是歌唱或是聆听,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真挚的情爱,如《送别》里对同窗伙伴的友爱,《忆儿时》里对纯真童心的珍爱,《春游》里对大自然的热爱,《苏武牧羊》里对中华精神品格的尊爱……这些经典之作真是满满的都是爱啊!当下,我国迈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征程,在这个举国上下同心同德,为这一灿烂梦想而献出更多热爱的时代,新的学堂乐歌给予孩子们更多关于爱与美的教育,使得学堂乐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20世纪80年代起,林华开始自己动手为包括一些交响乐片段在内的西方音乐名作,同时也为我国古典诗词编写合唱。这些作品共计有20多首,形成他自称为是“新学堂乐歌”的合唱系列。这些作品大概可以分三类:一类是根据西方古典乐曲编配的合唱作品,如《晨祷》《春来了》《村宴》《圆舞曲》《铁匠的和谐》等;第二类是为中国古典诗词谱写的合唱作品,如《行香子》《渔父》《胡马》《长歌行》《静夜思》《敕勒歌》《画兰》《咏菊》等。第三类是比较大型的表演作品,如《伏尔塔瓦音画》《雪原放歌》《秋叶钟声》《翠野芳菲》《夕阳牧笛》《悲歌》等。
近年来,这些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校内外学生合唱团的关注,如上海学生合唱团、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合唱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女声合唱团等都曾学习、演唱、推广过这些作品。
林华的新学堂乐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他认为歌曲既然作为文学与音乐结合的综合艺术,那就必须做到用文字解释音乐,用音乐弘扬文字。例如童声合唱《春来了》,它的
60I上海教育I SHANGHAI EDUCATION I2019年04月A 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