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考备考《喝酒》知识梳理
《喝酒》知识梳理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学知识】:陶渊明(约 365 年— 427 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别名潜(入刘宋后更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早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思想内容】《喝酒》(其五),描述他在乡村里安闲自得的隐居生活。经过对眼前光景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真理,表达作者从自然光景中寻到乐趣的安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名句赏析】
①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抒写安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
和寂静平和。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由于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
思想上绝弃荣华荣华之念,远离政界的黑暗、凡间的喧哗浮华而获取精神上的寂静与自由。
【炼字炼词】①见——“见”字之妙,主要在于没心、不经意,优美的自然和自由沉静的心
灵融为一体;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存心,存心则不自然,故损坏了全诗的安闲气象。
原诗
说明
译文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
【结庐】修建房舍。 结,建筑、
把房子建在人聚居的地方,
马喧。
修建。庐,简陋的房子。  【人
却没有世俗来往的喧哗。
境】人齐集的地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尔】这样。【心远地自偏】
你 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
自偏】。
心远离世俗,自然感觉住的地
界?(那是由于我的) 心远在
方幽静了。
闹市以外,自然感觉住的地方
幽静了。
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
【安闲】安闲自得的样子。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无
意中看见了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
【山气日夕佳】 山上的云气傍
(夜晚南山) 山气氤氲(yīn y
与】还。
晚时很美。山气,指山中情形,
ūn ),斜阳西落, 夜晚的风景
气味。日夕,夜晚。 【相与】
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相伴。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其中包含着隐居生活的真

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实意义,    想    正意义,想要说出来, 却忘掉
要辨别殊不知如何表达。辨,    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辨别。
【赏析】
本篇是《喝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写了安闲自得的情,也写了优美淡远的景,在
情形交融的境地中委婉着万物各得其所、 委运任化的真理; 这真理又被诗人提炼、 浓缩到“心远地自偏”、“其中有真意”等警语,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这首诗的境界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挣脱尘俗搅扰后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唾弃政界,不与统治者狼狈为奸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暮景和诗人从中获取的无穷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品。
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一样流俗的精神风采。 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生, 而是“
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由安在?诗人意
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邪念,即便身居闹市,也犹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庸地说出,和蔼动人。诗歌奇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回来 的鸟和那个“安闲见南山”的人,心神切合,忧如都在这清静的山林中到了自己的归宿。
全诗以平和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怀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一致,不论是写南山夜晚美景,仍是或抒归隐的安闲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味,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有真意,欲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庸,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量的理趣和情味。
本诗经过眼前光景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光景中寻得乐趣的安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应出作者憎恶政界腐败、信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本诗最大的特是语言简短自然,婉曲委婉。诗人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和所要追求的储藏在镜像之
中,给人以很深的启示。
一、【五年试题】
1. 下边对诗句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单是诗人要登攀泰山极顶的誓词,也是他要登攀人生巅峰的誓词。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喝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孤独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政界的不甘愿。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这两句诗揭露了作者与征人想念家乡,却因未立功立业而没法回去的矛盾心理。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勇敢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与追求。
【分析】 B 句,陶渊明写自己身处“人境”而无“车马喧”,是用来表达自己虽外闹市但能淡泊安闲地生活,这正切合作者的精神追求,绝不是矛盾心理。
2.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⑴修建房舍;夜晚;
3.“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如何的心情?⑵在美好的傍晚风景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逍遥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挣脱政界约束,安闲自得、淡泊舒坦的心情。
4.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安适、淡泊舒适的词语是“”和“”。

心远
安闲
5.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显现的画面。(
3 分)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盖在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特别漂亮。出门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作队地飞回巢穴。
评分标准:有描述性的语言,且表意正确,给 2 饮酒赏析分;按句子进行翻译性的表述,给 1 分;不切合语境或表意不正确,不给分。
6.对下边诗歌理解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诗歌经过眼前光景的叙写,说了然“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真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赏识中获取
美的享受和真理的启示。
C.晋宋隐逸之风流行,作者陶渊明即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应了诗人超脱凡间,
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
D.“其中有真意”的“其中”,指的是优美淡远的“景”和安闲自得之“情”。
7.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  ,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心远地自偏
8.“安闲见南山”中的“安闲”一词写出了诗人如何的心境?
“安闲”写出了诗人那种淡泊、安适的心情
9.可否把“安闲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何?(
不可以。“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存心观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心中映入眼帘的欢乐状态。与作者安静安适的心境更符合。
10. 对上边这首诗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素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
谛。诗人由于远离政界和俗世,心志高远,因此感觉住所也是荒僻寂静的。
B.“安闲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意、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
任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愁闷、孤独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绘了夜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冷静而
浑然的暮里,飞鸟一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洗尽铅华的人生真理。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天性,“忘言”是指本想说理解,却又不行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