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王粲《从军诗》原文翻译
王粲《从军诗》原文翻译
王粲《从军诗》原文
【从军诗其一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从军诗其二
古诗十九首原文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萑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女士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
王粲《从军诗》翻译
待更新
王粲《从军诗》赏析
《从军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创作的两首五言古诗,作者一共创作了五首相同题目的古诗,主要抒发自己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和对军旅刺激生活的向往之情,但王粲于40岁时英年早逝,终身没能入伍。
【从军诗其一赏析
王粲的《从军诗》作《从军行》。《从军行》乃乐府古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公元26年(建安二十一年),王粲从曹操南征孙权,此诗即征吴途中所作。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抒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首二句点明了自己的身分及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东南夷”,指曹操实现统一大业的主要对手之一孙权。王粲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极好机会。因此,他对这次从军出征抱有很大的希望。一个“遐”字、一个“讨”字,写出了这次出征的浩浩荡荡、堂堂正正,显现了诗人内心的艰巨感和自豪感,从而为作品奠定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基调,并成为全诗的主旋律。
然而诗人并没有立即从正面抒写自己的豪情壮志及令人神往的战斗生活,而是笔锋一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景物。“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战船沿着宽阔的大河顺流而下,到傍晚还没有靠岸宿营。这二句既写出了从军生活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因离家愈来愈远而产生的一种惆伥感。古人常在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便以“桑梓”喻故里。这里的“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既是眼前的实景,又是诗人思乡之情的自然流露。不仅如
此,秋风中蟋蟀的哀鸣,暮霭下孤鸟的乱窜,更增加了内心的凄凉与悲伤。诗人把暮中的行军、夕阳下的桑梓及蟋蟀、孤鸟等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悲秋图”。这样的景物描写,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浑融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面对如此凄凉景象,诗人的感受是:“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离情别绪,人皆有之,而出征的将士则尤为强烈。这是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横尸疆场,即便能侥幸生还,也很难保证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因此生离死别的痛苦不能不咬噬他的心灵。为了排遣悲伤的情绪,诗人“下船登高防”,登上高高的河堤,久久地凝望着远方的故乡,以至被秋露打湿了衣裳。登高不仅没能销忧,反而感到一股寒意阵阵袭来,感情的浪涛不停地在胸中翻腾,无法遏制。“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柔肠寸断,难以成眠,甚至连个说心里话的人也没有。诗人好像被孤独、寂寞的气氛所包围,跌进了痛苦的深渊。这可以说是思妇游子的一种共同的心境,如《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品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形象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悲怆难抑的情态。
但是诗人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志士,决不会长久地沉溺在儿女之悲中。因此,诗人笔锋又转,唱出了时代的音响:“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这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将诗人从沉溺中惊醒,也如狂飙突起,喷泻出慷慨激昂的情怀,悲伤、低沉的情绪荡然无存。在国事与家事,事业与私情的天平上,诗人作了理智的抉择,一个高大的志士的形象也随之凸现在读者面前。
慷慨悲凉,是建安诗人的共同特,王粲此诗就体现了这一鲜明的时代特。王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很善于运用感情起伏的反差,来突出内心的激情,这首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作品先通过景物描写,创造出一个典型的艺术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悲愁的心境,使诗歌的情绪跌入低谷。接着急转直上,又把情绪推向高潮:为了事业的成功,不惜抛弃个人的一切。可以说,这种落差越大,就越能突出诗人慷慨豪迈的情怀,也就越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军诗其二赏析
这首诗是王粲《从军诗》组诗的第五首,也是公元26年(建安二十一年)随曹操征吴途中所作。诗中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勾画了理想社会的蓝图,表达了人们向往和平
生活的美好愿望。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征吴途中所见山河破碎的荒凉景象。开头二句先点出自己的感受:“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悠悠”,指路程的遥远。“靡靡”,是因心情沉重而步履迟缓的样子。行走在这样一望无际、哀鸿遍野、疮痍满目的荒野上,不能不让人倍感伤心。接着,诗人以沉痛的笔调具体地描绘了饱受战火蹂躏的残破河山:“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人烟断绝,空旷阒寂的荒野,这是大背景。“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昔日人口稠密、富庶繁华的城镇,此时成了一片废墟。人烟稀少,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国破家亡,这正是动乱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萑蒲”六句,诗人把镜头从远处拉回到身边,对周围的环境作进一步的渲染。蒲苇满泽的荒野,黄昏时分的凉风,随波漂浮的扁舟,凄厉哀鸣的寒蝉,凌空飞翔的鹳鹄,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身处此境的“客子”,当然要“泪下不可收”了。这里的景物并不是随意拾掇的,而是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需要精心选择的。当然,这也是为反对军阀混战这个主题服务的,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抨击的言辞,但诗人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因而句句都隐含着批判的锋芒。
然而,重重黑暗的尽头,忽然透出了一道曙光。在弥望的荒芜焦土之中,一片充满生气
的乐土,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诗人笔下的谯郡??曹操的故乡。“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这是诗人的总体感受,一踏上谯郡(今安徽毫县)的地界,所有的忧愁便烟消云散,心情豁然开朗。这与前半部分的“靡靡我心愁”截然相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诗人笔下的环境,也是另一番光景:先写质朴的田园风光:“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宁静、富庶、和睦,这使读者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两者所表现的画面和所寄寓的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之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稍带夸张的现实,接着,诗人又写到繁华的都市风貌:“馆宅充廛里,女士满庄馗。”廛里,古代城市中里巷住宅的通称。女士,一作士女,指男子和女子。庄馗,四通八达的大道。店铺屋舍鳞次栉比,充满里巷之中;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大道上车水马龙,真是一派热闹景象。“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如果不是圣贤治理的地方,谁也不能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谯郡是曹操的故乡,诗人把谯郡的生活写得那么美好,自然是对曹操的热烈歌颂,这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局限,但在当时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人们总是热切盼望出现一位好皇帝,治理好天下,使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所以这种写法,也并不是不自然的。最后,诗人对这理想乐土发出了由衷赞美:“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上句出自《诗经?魏风?硕
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这里是指《硕鼠》的作者;“乐土”,是诗人所向往的幸福之地。留恋故乡,是人之常情;客居异地总是不愿久留的。诗人自己在流寓荆州时也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赋》)可是此诗结尾却说:这里虽然不是自己的故乡,也愿意长久地生活在这里。这就更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曹操的赞美,反映了人民向往生活的愿望。
此诗的创作意图主要是通过荒土和乐土的对照,表达自己反对军阀混战、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作品前后两个部分基本上是一一对应,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体现了作者的这一创作意图。这两幅截然相反的画面并列在一起,造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