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李亨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各自镇守。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
整体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 客 ,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
喧呼闻点兵 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定制: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 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 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官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 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 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犹哭声。 跟官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
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之所以父亲不来,是因为前面说过 县小更无丁 ,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所以 有母 的言外之意,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 瘦男 的 瘦 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 独伶俜 三字,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怀着无限的痛苦,但却茫然而无法倾诉,这就是 独伶俜 三字展现给读者的情形。杜甫对着这一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 犹 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使读者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官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本来中男已经走了,他的话不能讲给他们听。这里,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像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他茫然的心理。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进行收束。 使眼枯 、 泪纵横 本来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 莫 和 收 。 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 然后再用 天地终无情 来加以堵塞。 莫
、 收 在前, 终无情 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 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 天地 也就显得更加 无情 。
杜甫写到 天地终无情 ,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 天地终无情 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 归军 ,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实际上又谈不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良苦。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古诗十九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