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张冠道中原⽂、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
五律·张冠道中
近现代:⽑泽东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
译⽂: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早晨整个天空雾⽓弥漫,战马在怒号的北风中嘶叫长鸣。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由于雾天霜重,空⽓潮湿打湿黄⼟地,尘⼟难以沾染⾐物,雾⽓笼罩的树林⾥也听不见寒鸦的叫声。
戎⾐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军服因雾沾露湿结冰,像铁⾐⼀样⼜重⼜硬,眉梢霜染结成银⾊的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
在张冠道中缓慢前⾏,仿佛像在塞北⾏⾛。
注释: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张冠道中:1947年3⽉中旬,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四万余⼈,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3⽉18⽇晚,⽑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随后,他在陕北延川、清涧、⼦长、⼦洲、靖边等县转战。张冠道,是他当时转战中经过的⼀条道路。弥:弥漫,表⽰充满、遍布。琼宇:即⽟宇,指天空。征马:这⾥指战马。嘶北风:在怒号的北风中长鸣。
古诗十九首原文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露湿尘难染:该句写寒露打湿黄⼟地,尘⼟难以沾染⾐物。
戎⾐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戎⾐犹铁甲:该句写军服因雾沾露湿⽽结冰,像铁⾐⼀样⼜重⼜硬。
踟(chí)蹰(chú)张冠道,恍若塞上⾏。
踟蹰:徘徊不进,此为慢⾏。塞上:边塞之上,古代多指西北边陲。
赏析:
⾸联“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写的是凌晨部队出发的场景:雾⽓弥漫,北风萧萧,偶尔传来马的阵阵嘶鸣,给⼈以苍凉宏⼤之感。这两句写部队凌晨出发。马匹在⾏进中,是顾不上叫的。⽽在离开⼀个地⽅的时候,或突然停下来时,则会发出习惯性的嘶鸣。例如“挥⼿⾃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别友⼈》)、“马嘶俱醉起,分⼿更何⾔”(李⽩《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吹⾓动⾏⼈,喧喧⾏⼈起。笳悲马嘶乱,争渡⾦河⽔”(王维《从军⾏》),便是这种情形。这⾸诗写马不写⼈,是因为⼤雾弥天,⼀切都笼罩在浓雾中。写马,是因为听得见马嘶,不写⼈,是因为征⼈保持着肃静。雾作
为⼀种物候,其特点是弥漫性,诗⼈⽤“琼宇”这个词来形容雾晨,可见当天的雾很⼤。“征马嘶北风”,容易使⼈联想到《古诗⼗九⾸》的“胡马依北风”,原句有禽兽亦恋故⼟的意思。这也⽐较符合⼈们离开⼀个驻地,哪怕是暂住地的时候的⼼情。何况每到⼀地,⽼乡都会给⾃⼰的部队以极⼤的帮助和⽀持,临去时难免依依不舍。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两句写张冠道中⾏军的情形。“露湿”、“霜笼”是互⽂,兼管上下句。《诗·秦风·蒹葭》有“⽩露为霜”的名句,所以诗中“霜”、“露”往往连带出现,这⾥偏重于霜。由于雾天霜重,空⽓潮湿,尽管部队在通过,道上却不起尘埃,树林⾥也听不见寒鸦的叫声。特别提到“鸦不惊”,是因为作者在长期的军旅⽣活中,习惯了早⾏中听见鸦叫,在⽉夜尤其如此。骤然听不见鸦叫,反⽽使征⼈感觉异样。
“戎⾐犹铁甲,须眉等银冰。”两句写到官兵的感受和形容,突出的感觉是寒冷。“戎⾐”即军装。古代军⼈穿铠甲,唐代诗⼈岑参写⽩雪的`奇寒,有“都护铁⾐冷难着”之句。解放军的军装是棉布制作的,⽐“铁⾐”或“铁甲”保暖性好⼀些。然⽽由于太冷,感觉上却接近,故云“犹铁甲”。紧接着以⼀个精彩的细节来表现天⽓的寒冷,那就是官兵的眉⽑、胡⼦上挂满了银⽩的冰粒。写出这样的细节,就使⼈感到冷得新鲜,寒得有趣,流露出⼀种乐观的精神。这些诗句颇使⼈联想到岑参笔下的“马⽑带雪汗⽓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及“将军⾦甲夜不脱,半夜军⾏⼽相拨,风头如⼑⾯如割”(《⾛马川⾏奉送出师西征》),写环境的艰苦,同时就突出官兵的不怕艰苦。
后两句是抒情。“踟蹰张冠道”对前六句是收束,描写⾏军,却⽤“踟蹰”⼆字,这是耐⼈寻味的。“踟蹰”,在词典中的释义是犹豫、徘徊的样⼦,这表明在张冠道上的⾏军不是急⾏军⽽是慢⾏军。为什么会慢⾏军呢?这就必须提到⽑泽东的“蘑菇”战术了。⽑泽东撤出延安后曾发电报给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确定西北战场作战⽅针为“蘑菇”战术——“⽬的在使敌达到⼗分疲劳和⼗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灭之……如不使敌⼗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竭,然后消灭之。”(《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针》)“踟蹰”就是“蘑菇”。“蘑菇”是⽼百姓的语⾔,就是磨蹭,磨磨叽叽,消耗,牵制。不过,“踟蹰”还有⼀读,就是“踌躇”——不是踟蹰不前,⽽是踌躇满志——牵着敌⼈的⿐⼦⾛,怎能不踌躇满志呢。
张冠道的这段路,让诗⼈不由⾃主地联想到了塞上风光。天⽓的恶劣、敌⼈的追剿都难不倒众志成城的将⼠,诗⼈以豪迈的笔调写出了⾰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出了⾰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律·张冠道中原⽂、翻译注释及赏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