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篇(一):节日思念亲人的诗句
    当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想家,思念亲人,古时候的人也是一样,他们把这种思念之情都写在诗中,一起来欣赏欣赏。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
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此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
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此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篇(二):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
    译诗:
    庭院中长着一株奇佳的树子,
    绿叶葱笼花儿开得美丽繁盛。
    攀着树枝儿采摘下一束鲜花,
    我将用鲜花送给我的心上人。
    怀间袖里花儿芳香四处飘散,
    路途遥远无人能够为我奉赠。
    一束花儿实在是不值得奉献,
    不过分别已久涌起眷恋思情。
    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原文赏析
    第一句“奇树”而无人观赏,繁华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油然而生。一个终日盼望心上人在身旁而不可得,又强打精神攀条折荣的女子精神世界,“奇树”也便可视为“奇女”。“奇树”成为一种象征物,象征这位女子的美好情感。“奇树”在她花事最盛的时候采摘,要把花儿送给心上人;那么,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献出去,竟连向自己的心上人献出最珍贵的感情都无法叫对方得知,内心受到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深重和巨大,她是怎样打发这漫长的时日。
    奇树花儿总是惹人喜爱的,“馨香盈怀袖”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朝夕孤身独处,就因为“路远”造成自己深重的单相思。但是,一岁一荣的花儿,多么难以等待,这漫长无尽的日子终于有了花儿装饰和亲昵,心情总会稍稍松驰,稍稍露出喜悦的。难怪,连“攀
条折其荣”的细节和过程都要写出来,就更看出这位女子心里怀着怎样的追求,充满着怎样的情意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喜爱、揣度、收藏、进而要“遗所思”,几乎每一个动作,动作的过程,都可以在想象中呈现。——这当然是强颜欢笑,明知“莫致之”却偏要这么做,深情地做,怀着无限热望地做。无非是寄托思情,表达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无非是在消磨难度的时光,无事事做。这样,我们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她经历的不幸,她在白白地耗损青春,在虚掷自己的生命。
    说是珍惜花,不如说要珍惜她的感情,珍惜她的生命,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说道,“此物何足贡”,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这是最值得赞赏的佳句。一是指此时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全然交融了,是她内情的外在表现;二是作者炼句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请鉴赏“盈”字的表达效果如何
    表面意义是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袖”已盛不下了。此时的女主人公,面对繁茂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心上人,已情不能遏,满怀热望要表达衷情,便怜花自怜、赞花自赞地用“馨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
的感情。因此,这一句诗正是内情的外在表现,是人物心灵里涌出来的,对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貌浅而意深,当系全诗“诗眼”所在。
    最后两句,蕴涵深曲。你怎样理解请你简要赏析。
    这花本是区区小物,不值得献给远方的心上人,不过假若他果真得到了一束”“馨香盈怀袖”的花,不知该生出多少感慨:当年的情谊,别后的思念。假如这花送到他手里,它不正代替了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吗所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篇(三):描写春天叶子的古诗词
    春天有一种叶子很美丽 ,那是绿的,我们看看下面的描写春天叶子的古诗词,感受一下吧!
    描写春天叶子的古诗词
    一、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二、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的《灞上秋居》
    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的《登高》
    四、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____佚名的《江南》
    五、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六、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____白朴的《天净沙·秋》
    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杜牧的《山行》
    十、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十一、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____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十二、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____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
    十三、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十四、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____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十五、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贺知章的《咏柳 / 柳枝词》
    十六、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____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
古诗十九首原文    十七、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____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十八、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的《风》
    十九、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____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二十、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____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