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书房阅读答案
【篇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class=txt>班级姓名学号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150分。积累、阅读95分,卷面书写5分,作文50分。
一、积累(共45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一段话写在田字格内,要工整、规范、美观。(3分)
科学应当造福于人类
3.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4.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格内。(4分)
a.莫忠一是 道听途说 沾沾自喜 异口同声
b.众说纷纭 任劳任愿 硕大无比 沧海桑田
c.黑咕隆咚 东跑西颠 得意洋洋 无与纶比
d.振耳欲聋 齐心协力 鼠目寸光 一视同仁
5.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不过尔尔(如此,这样) ....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喜形于(显露,表现) 不可思议(想象,理解) .....
c.不自量力(测量) 广袤无垠(边际) 高深莫测(测量) ...
梁实秋散文 d.小心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无言以对(用来) 相形见绌(笨拙) ....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b.《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文的散文,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即对自然又敬重又害怕,这是一种消极无为的口号。
c.《喂—出来》以环境污染为题材,告诉人们不要破坏大自然,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d.《大雁归来》一文具有强烈的抒情彩,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7.默写填空。(13分)
①李商隐的《无题》中,“ ,。”
一句诗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②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
③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句是:“ ,。”
④范仲淹《苏幕遮》中最能表现词人浓烈的思乡愁绪的一句是: ,
, 。
分别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个人共同的特点是
。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9.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 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
②我怎么也笑不住,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
④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
10.下面四个情节都出自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4分)
a、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b、武松打虎 c、曹家遇除
d、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26分)
①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祼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②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③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④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⑤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⑥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11、作者将“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句话单独列为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12、“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中“痛苦”和“无奈”分别指什么?(4分)
1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中的两个感叹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4分)
15、第⑥段中列举青海湖和月牙泉的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
16、罗布泊的消失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5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如下问题。(24分)
雅 舍
梁实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
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被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臵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盘绕山间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来客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得有大不便处。
【篇二:2014,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p class=txt>第一部分(共4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
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 水木清华 ”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乙(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更是如雷贯耳,招致 莘莘学子的钦羡,使人丙(不免/未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 消磨 未免 b. 俭朴 消耗 不免
c.简朴 消磨 不免 d. 简朴 消耗 未免
3.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b. 流连忘返 c. 如雷贯耳 d. 莘莘学子
4.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5.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意蕴。下面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适合挂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疏入,不报。有
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毋重瘠吾民。”事卒寝。 元贞二年,迁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时畅师文为佥事,克恭奏言:“师文历中外几二十年,臣资历尚浅,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况臣素兄事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明年,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师文亦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人皆多克恭之让。克恭抵任,条上兴学校、选真才、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五事。又言:“朝廷累放诏旨,议行贡举法,而权臣扳引朋类,沮格不行。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士,以副上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