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优秀6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索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思念家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古诗中都会有景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
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
师:这首诗的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白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家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
师:今日,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呢?(重点捉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倘若碰到不认得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解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察,矫正要求认得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注意矫正,评价)【多读】
认得生字,字音,写法
师:大家读得都特别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
师: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洪亮,字音最精准。(男生女生比较读)
师:我们分小组再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声音最整齐。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
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迁居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轻时的李白刚离开四川时的作品。
师: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像之处,大家看大屏幕,一在哪里?(思,月)(板书)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师:这两首诗虽然有相像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
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不是)这首诗中,诗人的位置是变动的,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出表示位置变动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师:诗人的位置是变动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解释,用笔圈出你到的地方。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出地点的词: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诗,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师:诗人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么景呢?我们来连续赏识。
师:齐读第一行诗,想一想诗人在这一句中写的是什么?(月,峨眉山月)它是什么样的呢?(半轮)在这里“秋”是在什么意思呢?(秋季)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句吗?
师:第一行诗,诗人写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写的什么什么呢?齐读第二行诗,
看一看诗人在这一句里写的是什么。(影指月影。流流动,诗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这里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个好伙伴一样,陪伴着诗人。倘若站住不动察看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不理解“影”的再读一整句诗)这一句诗人写的是水中的月亮,谁能用本身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师:前两句都在写景,一行写山月,一行写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知我们什么呢?齐读第三行诗,读完之后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