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4
1、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教学时,我们应该尊重常识,抓好常规,落到实处。所以,我认为,教学时务必教出文言文的特点。但是,对于这篇美文,它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应力求在文章整体赏析品味的过程中融入文言重点词句的理解强化,这样的话,显得更自然更流畅。让学生能在整体感知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
2、坚持诵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反复诵读,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出独到体验。着力培养学生感知与领悟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注重文言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归纳整理。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知识进行回顾与运用。比如本文有三处写到“绝”字,不妨引导学生整理出三个不同的含义,并将7年级学过的“地维绝”“以为妙绝”“响毕绝”回忆出来。注重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4、教学时数:一课时
1、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熟练掌握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之美,学习本文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三峡教案
3、学习从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等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
1、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学习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2、品味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
品味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体味三峡之美。
1、熟读课文及文下注释,试着运用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背诵李白《早发白帝城》,观察一诗一文内容上相似之处。
一、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外国朋友曾经问他:“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余秋雨毫不犹豫的回答:三峡。有人说,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老师是重庆人,但我一直很遗憾没能去一趟三峡,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追随郦道元,走进1500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它的无限风光。
二、简介
提问:有谁能告诉我,三峡是指哪三峡?
简单介绍郦道元和《水经注》,区分“注”和“疏”的异同。
(提醒学生阅读文章要结合文下注释)
三、初读
1、强调朗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明确:停顿、节奏;轻重;还有语速、语调;还有感情……
2、全班齐读全文,注意所说的几个方面。
3、师指导朗读本文:
(1)PPT出示应注意的三个方面:“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2)师示范读,学生听读感受。后教读其余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
(3)男生放声齐读。注意读出摇头晃脑的架势,注意语调,拖音。
(4)女生试读“清/荣/峻/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意读好停顿。
(5)再次齐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