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理解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
3.发现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1.基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测量获取证据,根据温度变化的记录,制作数学折线图。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4.获取多个证据支持提出的观点,尝试多方式认识事物。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对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当发现事实与自己想法不同时,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主动在小组内沟通交流。
4.能运用探究的证据进行信息加工,科学地表述探究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2.理解温度计能测量温度是应用了科学的规律。
3.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
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大烧杯、60℃左右的热水、凉水、试管、温度计、铁架台、温度计夹子、温度变化记录表、感温纸带或感温粉末、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感温纸带或感温粉末、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出示图片:我们把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牛奶浸泡在热水里。
提出问题:热水是怎样让牛奶由凉变热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答案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证实我们的猜测?
设计意图:将冷牛奶浸泡在热水中的图片可以让很多同学回忆起热牛奶的经历。冰箱里冷
藏的牛奶,浸在热水里,可以让牛奶从凉变热,这就涉及到热量的传递,科学问题源自生活,激发学生思考温度不同的物体间相互接触可能存在着热量的传递。
二、探究
1.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温度变化。
师生一起交流,将简单的猜测具体化:牛奶温度如何变化?热水温度如何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假设。继续深入交流之后,达成牛奶和热水接触后温度趋向一致的共识。
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
(1)教师先提出问题:如何来证实我们的假设?
(2)师生交流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注意的问题等。
(3)试验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怎样控制实验材料更简单有效?
3.测量和记录温度变化。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课件出示实验的材料(凉水、热水、试管、烧杯、温度计)和实验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师生交流。
(2)课件出示课堂实验的记录单,师生交流。
(3)在了解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交流和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温度变化,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冷水的水温变化以及烧杯中热水的水温变化,两者的温度最终会趋向一致。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温度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热量在不同温度的物体间的传递。
三、研讨
1.记录并展示。
(1)在小组完成实验探究后,要做好记录,画出凉水、热水温度变化的折线图。
(2)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探究过程的照片,以及探究的数据和折线图。
2.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记录表,交流探究实验后的发现。
(2)引导学生交流:凉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热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温度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3)教师引导提问:凉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吗?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吗?
3.小结。
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
四、拓展
1.提出问题。
除了温度计,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感知温度的变化?
2.演示观察。
教师出示感温纸带、感温粉末以及温度传感器等。
教师演示:使用感温粉末、感温纸带或者温度传感器来探究凉水与热水的温度变化。
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3.课外探索。
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开展这样的探索活动。
【板书设计】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凉水 冷 热
热传递
热水 热 冷
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
记录单一:温度变化记录表
凉水温度 | 热水温度 | |
2分钟 | ||
4分钟 | ||
6分钟 | ||
8分钟 | ||
10分钟 | ||
12分钟 | ||
14分钟 | ||
记录单二:温度变化折线图
【学生活动手册说明】
设计探究温度不同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变化的实验。根据温度变化记录表,2分钟记录一次凉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按照记录的数据,绘制凉水的温度变化折线图和热水的温度变化折线图,总结凉水和热水温度变化的情况。鼓励学生运用更多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物体温度的变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