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开启三月:《望江南·诗酒趁年华》苏轼】
悦背悦美第199期:诗酒趁年华 来自悦背悦美 00:00 13:06
【“悦背悦美”第199期:《望江南·诗酒趁年华》苏轼】
诗意生活,悦背悦美。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悦背悦美”第199期。
上期,我们在优美古琴曲《秋风词》的伴奏下,一起来欣赏李白的诗歌《秋风词》。现在一起来背诵一遍吧!
三五七言·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欣赏曲翀给《秋风词》配的画?他一反以往的内敛,着颇为浓烈。是两树玫红的花,开得绚烂至极。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画。他回答说:“我最喜欢秋天,虽然秋天很少见到玫红,但秋风扫落叶那种感觉会让我很难受,所以选择这个彩一解诗人的相思,和我对秋的依恋。”小翀的回答很是诗意浪漫,和诗仙可堪一比呢!
诗配画:北京市文汇中学初二    曲翀
今天,我们将开启苏轼诗词欣赏专题。在肃杀凛冽的冬日,我们需要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这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家。他是一个能把人生的磨难凝成最美诗词的神一样的人物。在散文方面,和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豪放词上,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还是书法“宋四家”之一,这个人,也真是太多才多艺了!
公元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改任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轻拂出略斜的身形。我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里,半满的春水微波荡漾,城内,则是满城春花缤纷竞放。烟雨朦胧中,千家万户的房屋在清风微雨中静静伫立,是那样宁静安然。此处写登上超然台时所见暮春时节郊外之景。“春未老”,三个字便把春拟人化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春如女子,红颜正好。你看,“风细柳斜斜”,让人想起张
志和的《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此时的春景如何呢?登上超然台,登高远眺,满城春尽收眼底:“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从眼前的春水,到远处的春花、再到全城烟雨千家之景,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一一铺排在我们眼前。春水绿如蓝,春花是“姹紫嫣红总是春”吧,在这灰天幕下、烟雨蒙蒙之中,千家万户静静伫立,宁静,却不单调凄凉,而是清静中生命的自守和安放。颜上的明暗相衬,更突出了江南烟雨中的春朦胧之美。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寒食后,我酒醒之后却叹息不已。唉!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吧,作诗醉酒都要趁着这大好年华啊!词的下阙写触景所生之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寒食过后,正是清明,应当返乡扫墓了,可是我呢?“咨嗟”是慨叹的意思,思乡之情顿起,体现了欲归却不得归的挣扎和无奈,颇有“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意味。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即明前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这两句极妙。一是句式之妙,“休对”和“且将”相对,“故人故国”和“新火新茶”新旧严格相对;二是生动写出了词人借煮茶来排遣思乡之苦:罢罢罢!既然回不去,索性就不要想了吧!来来来,我们煮水喝新茶!因为——“诗酒趁年
华”,作诗喝酒,方不负这大好春光啊!“年华”与开头“春未老”相照应,是指大好春光,也与所登“超然台”契合:超然物外,忘却尘世烦恼,这大好春光,作诗喝酒吧!“诗酒趁年华”,短短五字,却推开惆怅,只剩卓立于人间的“超然”!
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吧!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此词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等暮春景象,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词人细微复杂的内心,寄寓他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怅惘,和“诗酒趁年华”的超然达观。
密州,今山东潍坊的诸城,说起来很陌生。但,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却很熟悉了。在密州,苏轼写下了最深情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最豪情《密州出猎》:赞美三月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最旷达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三十九岁至四十一岁的黄金岁月就是在密州度过的。由于他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曾历数新法之不便,而触怒了变法派的执政者,被迫离开朝廷“补外”,先任杭州任通判,而后任知密州。他治蝗灾、祈雨救旱、惩治盗贼,造福一方百姓。被贬谪是苦难,但苏轼却能把所有苦难承受,化为担当和责任,化为最丰富旷达的诗情,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天地大美不言,生活自有诗意。谢谢聆听今天的“悦背悦美”!朋友们,让我们诗意相约,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