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贡式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唐代以前,国家富强,很多国家前来寻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唐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仅南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南海诸国通使的就有九国之多。这些国家使节来朝贡,货物由朝廷处置,广州祇负责过境和接送任务。在唐朝之前,这种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这种"贡"和"赐"的关系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朝廷之所以明知亏本而乐此不疲,是因为对这种交易怀有一种政治目的。正因为如此,朝贡贸易的存在完全取决于朝廷。这种朝贡贸易制度,从明代后到清代,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唐中后期,市舶贸易已经取代了朝贡贸易。
2兴旺周期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之时,因为有感于延安一派欣欣向荣、政通人和的景象,并没有完全被一时的现象遮住眼睛,他道出了心中真正的忧虑:“历史上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及至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于是惰性发作,日趋下坡,或政治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就是著名的“兴旺周期律”。
3托古更化—更化即改革,改制。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康有为看来,制度变革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变革,所以他要在孔学的旧瓶中,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策略并没有引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同情,反而徐桐文悌等顽固派大臣纷纷抨击和弹劾他的托古改制思想。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便失败了,托古改制的思想再也无人问津。
4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
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5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辍,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同样,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不仅国君如父,而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6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五经四书羌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
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
7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庄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三大纲领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因之,我们对于这一传统社会的精神遗产,一定要批判的分析。
8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一般以动物居  多,作为氏族图腾的动物(如熊、狼、蛇……),即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照列为该全族之忌物,除特殊需要外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繁衍,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而目前对于图腾崇拜的研究也是对于原始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9百家争鸣——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
深刻的影响。
10周礼——《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11德治主义——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德治主义是儒家创立的中国古代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提倡“德治”。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儒家认为,用德治主义治国,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是法律制裁所能办到的。   其实,历代封建统治者虽然在口头上赞同儒家的德治德治主义,在实际行动上并没有去实施。尽管这样,德治主义这种治
国理论对于维持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就是在现代社会倡导的法治,也需要建立在德治基础上,需要思想道德建设先行才能实现。
12民本主义——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康之弟劝诫夏康而作的诗歌。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慎重处理民事、国事。民本主义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是“仁政”,即主张民众是天下的根本,统治者要建立每户农民都有百亩之田,使“黎民不饥不寒”的制度。至于残暴的君主,可以把他换掉。
1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
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最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14文化轴心时代——德国 哲学 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著名的“轴心 时代 ” 理论,“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一时代的形成与“礼崩乐坏”的主流价值观的破产,各自为政的诸侯国不同的文化诉求以及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是分不开的,另外长期的分散状态为文化的发端形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动荡和战乱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可是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以至于每当提起这一时期,人们首先的印象便是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文化竞相开放的情形。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丰富的文化思想最终汇聚融合成了今天博大精深,既包容又开放的文化传统。这一时期的百家思想几乎对我国各种活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历史发展到今天,两千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的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变化可是新的文化轴心时代却并没有出现,历史也很难有同这一时期相提并论的文化繁荣时代。
15尚同——尚同即上同,也即人们的意见应当统一于上级,并最终统一于天。这是墨子针对当时国家混乱而提出的政治纲领。墨子认为,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首领,因此主张选择“仁人”、“贤者”担任各级领导。这种思想与尚贤说在本质上基本一致,都是对当时贵族统治的批判。天子的行为是否合于天下之义,必须据其是否尚同于天。这就阻断了最高统治者自行又自断其政的可能性。
16阴阳家——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 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阴阳五行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17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述士;述士即儒士)的事件。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
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这与汉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大革“文化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