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地位与意义 “易经 ”是我国古老的经典,被称为“天书”。是由学问与术数两大部分组成,内 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方面。 一、《周易》的地位和影响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它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 响极为广泛深入的古代经典著作。 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和探讨, 曾付出了极大的 热情和至多的精力。 该书约在战国时期即被孔门弟子列为 《诗》 、 《书》 、 《礼》 、 《乐》、《易》、《春秋》的“六经”;汉代则被奉为儒家经典之首(因西汉武帝 时曾设“五经博士”,专门讲论《易》、《书》、《诗》、《礼》、《春秋》五 经);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 《周易》被列为“三玄”之一(即《老子》、 《庄 子》、《周易》);唐代修撰《五经正义》,《易》为首经;宋代注解《十三经》, 《易》为第一经;元、明、清三代,《四书》、《五经》为钦定教材,《易》居 “五经”之首;清代阮元编辑《十三经注疏》将《周易》排在第一位,清代乾隆 时编纂大型的《四库全书》,同样将《周易》列为第一部经书。由此可见,在中 国传统文化史上, 《周易》占据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被称为经 之首、大道之源。可看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渊薮和先导。 《周易》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尊崇,是与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的,正 如《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小序》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是上古 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也是商周时期古人思想的真实反映。 其中不仅包含古 代农业、 牧业、 渔业、 手工业等方面的生活内容, 而且包含古人关于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内容。 正因如此, 历代学者面对这部博大精 深的文化典籍,曾为之孜孜以求、探赜索隐,作注解疑之书,可谓连篇累牍、层 出不穷。据初步统计,古代有关研究《周易》的著作,将近三千种,居各种经典 著作之首。而研究《周易》也已成了一门丰富多彩的专门学
问——易学。有人甚 至将它称之为“经学中的经学, 哲学中的哲学”。 它对后世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清代著名学者皮锡瑞还大发感慨,谓“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 少”(《经学通论》)。由此可见,研究《周易》的人最多,但真正将之融汇贯通 的人则少之又少。这也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易》道的确广大。而我们今天将 之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课题, 还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 所长进。
五经四书二、关于《周易》的经、传、学及象、数、理、占 学术界习惯上将《周易》分为经、传、学三方面来进行研究。所谓“经”, 即指六十四卦卦象、卦名及其卦爻辞,也就是带有符号系统的《周易》古经;所 谓“传”,指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解释《周易》古经为宗旨的十篇专论,古 人曾称之为“十翼”,后人将之合称为“易传”或“易大传”;“学”则指汉代 以来的学者对《周易》经和传所作的各种解释。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周易》的历 史实际, 也易于把握和研究。 然而在学习和研究时一般人往往容易混淆, 因为 《周 易》或《易经》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周易》或《易经》包括古经文和“易传”。 本来经与传是分开的, 自西汉费直将“易传”的“文言传”附于乾、 坤两卦之下, 将“彖传”、“象传”分附于各卦之下,又将“系辞传”、“说卦传”、“序卦 传”、“杂卦传”附于古经文之后,遂成为后世的通行本,于是人们习惯上便将 它们称之为《周易》或《易经》。狭义的《周易》或《易经》则专之古经文而言, 即指六十四卦卦象、卦名及其卦爻辞。事实上,经是经,传是传,我们在学习和 研究时必须分清经是源,而传和学只是流。若将源、流混为一谈,则既不利于对 经的研究,也不利于对传的探讨。在本书中,我们一
般所指的往往是广义的《周 易》或《易经》,包括经与传两个方面,而在需要时则将经、传分开叙述。 所谓象、数、理、占,一般是针对易学研究史上的学术流派而言的。大致说 来,象学派偏重于《周易》卦象的研究和探讨;数学派偏重于探讨《周易》中包 含的数理与卦象之间的关系;理学派则主要致力于研究《周易》经传中包含的哲 理;占筮派主张将易学研究用于社会生活实际。事实上,不论哪个学派都离不开 研究《周易》的卦象和卦爻辞以及它所包含的道理,因此,一般学者只将它们笼 统地归为象数和义理两派。这种归类是适当的,因为不论从易学史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历代学者研究的实际内容来看, 他们的研究倾向往往或偏于象数, 或偏于 义理。况且研究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便不同,象数派从卦象和数理入手, 最终的归结点往往趋向自然事理;义理派从卦象和卦爻辞入手,最终趋向社会与 人生事理。 因此, 我们主张将象数和义理的研究作为重点, 而把占筮派作为参考。 因为占筮派的理论主张及其实际操作很容易将人们引向迷信的道路。 当然, 不论 象数派还是义理派他们的研究都不可能离开占筮,因为《周易》本身就是以占筮 的面目出现的,不了解其中的占筮原理就没有办法进入《周易》殿堂,也无法探 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把占筮仅作为参考的主要原因。 三、《周易》经传与古代文化研究概述 关于《周易》与古代文化关系的全面研究,首推二十世纪初的郭沫若 ,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专列了一篇“《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将《周易》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考察,并且在“精神的生产”一节中从宗教、艺 术、思想三方进行了初步探讨。然而 郭先生的研究显然偏重于就时代论时代,
缺乏纵向的掘进。迨至当代,高亨、朱伯崑、唐明邦、刘纲纪、金景芳、张政烺 等学者,或遵循传统的训释方法;或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史学、文学 等角度加以探讨;又缺乏横向的比较。 尽管朱伯崑、 刘大钧、 周止礼、 李申、 潘雨廷、胡道静等学者,曾试图从纵、横两方面对《周易》的研究历史进行总体 探讨,也确实涉及到了一些文化问题,但要么偏于史,要么偏于某一学科,再不 就是《周易》与古代文化的一般性比附,未能真正从《周易》与古代文化的互相 影响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曾专门撰文探讨《周易》与古代文 化的关系问题,如张岱年先生的《〈周易〉与传统文化》、台湾张廷荣的《易学 与中国文化及文化中国》,可惜又只是宏观上的综论,缺少细致的具体分析。关 于伏羲八卦与《周易》的连带关系,近年来,随着《帛易》、《简易》等出土文 物的增多, 张政烺、 李学勤、 张立文、 刘大钧、 廖名春、 邓球柏等学者, 从史学、 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 初步倾向传说中的伏羲八卦当是数字 卦, 《周易》中的阴阳符号是由数字卦的“一”和“六”演变而来,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是,以上学者的研究大多从文字考证的角度入手,间或涉及 文化社会学的范畴,又可惜未能从宏观上作更深入的系统研究。 在学术界, 一般将 《易传》 定格为阐发 《周易》 本经的哲学著作, 而对于 《周 易》本经的看法则主要集中在是筮书还是哲学著作的争论上,一种观点认为《周 易》本经首先是卜筮之书,因其中包含一定的哲学思想,所以随着对它的解释, 到《易传》时才逐步演变为一部讲哲理的书,冯友兰、高亨、朱伯崑等学者持基 本相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没有经的哲学蕴涵,就不会有传的哲学阐发,并且 《周易》 本经的成书过程极为漫长, 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 应将 《周易》 本经视为一部独特的哲学著作,这种
观点以李景春、张善文等学者为代表。第三 种观点认为《周易》本经是一部史书,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贵史料,特别 是反映了殷周之际的历史变革,因而应从史学的角度来解释,平心、胡朴安等学 者持这种观点;第四种观点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天文历法的书,也就是一部科 学著作, 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不仅对古代的科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且与现 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相吻合,因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杭辛斋、薛学 潜等持此观点。 然而这部著作却包容了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郭沫若先 生曾将之列为“《周易》时代”加以考察,现当代也有一些学者从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家庭婚姻以及农、林、牧、渔、手工业等方面进行研究。故我们将 《周易》本经定格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我们认为,《周易》本经 不仅仅是一部筮书,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学或天文历法著作,而只 能说它包含了一些哲学思想、 史学内容和有关天文历法的思想内容。 因为这部独 特的著作,像甲骨卜辞一样,用卜筮的方法记录了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内容,诸 如享祀、征伐、畜牧、渔猎、行旅、婚姻、饮食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反映了那个 时期的民众对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初步认识。 同时这部著作不像甲骨卜辞是零 散的记录,而具有严密的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独特的
著作是我国上古时代社会生活完整而具系统性的真实记录, 它不但对研究商周时 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思想史、 文化史也是极有 价值的思想史料。所以,应将《周易》本经视为一部以卜筮为表以自然现象和社 会生活为内容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文化典籍。 正因如此,
我们应将视野放开阔一 些,除了从哲学角度研究外,更应该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广阔的领域内对它进行 全方位的系统观照。 目前在国内, 关于 《周易》 与古代文化的研究依然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然而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研究的著作,也只有有周止礼的《易经与中国文化》,李 申的《周易之河说解》,胡道静、戚文等编著的《周易十日谈》以及朱伯崑主编 的《周易知识通览》等几部。尽管这些著作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周易》与古代文 化的关系作了或深或浅的论述, 但从总体上看, 这些研究尚处于知识普及性的起 步阶段,论述还显简略和随意。正因如此,杨庆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既 没有收入这些研究成果, 也没有进行专门论述, 正如方克立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 所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后 20 年易学研究中的某些热点问题,如《周易》与传 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未作充分的论证。”虽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但这方 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确还很有限,论述也还不成熟。 综观目前国内对《周易》与古代文化所作的相关研究,尽管讨论非常热烈, 但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周易》与 古代文化的关系问题实在过于庞杂, 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 又有社会科学的内容, 若非通才,决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二是这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须作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然而目前既懂《周易》又兼通古代文化的人才 较少,尚需进一步的培养。鉴于上述情况,本教材也只是为这方面的研究作了一 些基础性的铺垫工作。在教材中我们不仅首次提出了应将《周易》古经视为一部 文化典籍从宏观上加以观照,而且提出应将经、传、学分开来放在各自的文化背 景下进行微观考察。以故本教材首先对《周易》的性质及其内容作了一些概括性 的介绍,并对历代易学研究概况作了一些评述,同时就如何解读《周易》古经提 出了
一些具体方法,以期在学习中对《周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我们分 别从《周易》与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伦理、美学、文学艺术、史学等几个方 面分经和传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从而阐明作为大道之源的《周易》对我国古代文 化思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当然, 《周易》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远不止以上几 个方面,然而受编著者的专业知识和学养所限,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探讨,只能就 传统的文、史、哲三个大的方面作一些基本探讨,以求窥斑知豹。 四、学习《周易》经传与古代文化的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周易》热以来,时至今日这种热潮依然没有衰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周易》作为“经之首”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所造成的, 它促使学者们想对这部特殊的著作一探究竟。 二是由于人为的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因为这部著作本来就是以占筮的面目出现的, 同时历史上又有占筮派, 他们试图
用《周易》的原理来进行占卜或预测,将这部著作搞得神秘莫测,加之当今有人 又利用它大搞所谓的预测,致使人们趋之若骛。事实上,这部著作正如《系辞上 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 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 是《周易》这部书所讲的是一阴一阳相互对立转化的道理,继承它的是善,成就 它的是人的本性。 仁人看见了它的道理就叫做仁, 聪明智慧的人看见了它的道理 就叫做智慧, 百姓每天都在用这个道理却不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认识君子之道的 人就少了。由此可见,《周易》实际是一部古人将自己的人生经验 用占筮的方法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借鉴的书, 其中包含着许多自然事理和人生
道理,可以说它是一部修身养性之书。正因如此,历史上自汉代以来就将它列入 经典著作的行列,而将与之有关的占筮列入了术数类。并且从古至今,学术界也 始终将研究《周易》的义理作为主要对象,认为《周易》中的“理”才是大道; 而将占筮视为术,认为“术”仅为小道,不值一提。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周 易》也应将其中的义理作为主要对象,而不是相反。当然,在新的时代,我们也 不必因循守旧,象古人那样,只是一味地阐发其中的人生哲理,而应将眼光放得 更远一些,将学习和研究的范围放得更大一些,除了研讨其中的义理外,还应学 习和研究其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诸如整体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 维、直观意象思维等。尤其应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去学习和研究它 所包含的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及其价值。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周易》与古代文化 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而学习《周易》与古代文化的意义,我们认为大致有以 下几个方面: 对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懂得中国文化,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因为你 生于斯长于斯, 你的语言、 你的思维方式乃至你的思想都是中国这片土地上所孕 育出来的, 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无条件承认并接受它的熏陶。 中国文化最起 码应该包括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两大方面, 而文化的继承性又决定了没有古代文 化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化。 因此, 不懂得中国的古代文化, 不珍惜中国的古代文化, 就不仅仅是“数典忘祖”,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 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中国 人。而要懂得中国的古代文化,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文化传统,学习和了解《周 易》以及必要的易学知识,就显得颇为重要和必不可少了。因为《周易》不仅是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化典籍,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渊薮和先导。 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的具体角度讲, 我国古代
文化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两大 学派——儒家和道家, 它们的思想基础毫无疑问与 《周易》 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儒家所遵奉的是《周易》的乾道,即刚健有为;那么道家则遵奉的是《周 易》的坤道,即柔顺无为。当然,无可否认,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源头还有别的方 面。 比如儒家思想与古代祭祀礼仪之间的关系, 道家思想与商代敬奉天命思想之 间的关系,就是研究儒家和道家思想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一种新思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