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清字,读准音,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女生喜欢男生的表现2.结合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能结合诗句体会《春夜喜雨》拟人化的手法,以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等内容,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诗句体会《春夜喜雨》拟人化的手法,以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导入:古人喜欢吟诵春天,也喜欢吟诵春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描写春雨的古诗吧。
出示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银币鉴定2.过渡:这些美好的诗句,总能唤起我们对春雨的无限遐想。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春夜喜雨》。(板书:春夜喜雨)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春夜喜雨》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观看视频,跟着朗读,初步感知诗文内容。要求:
芹菜种植(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易读错汉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好(hǎo)”“潜(qián)”“重(zhòng)”。
3.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过渡:在正式理解古诗意思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板书:[唐]杜甫)
(2)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在蜀中开始了一段较为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
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要介绍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同学们,诗人杜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雨呢?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寻答案吧!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大意。
2.探究过程
(1)结合注释自读古诗。
(2)借助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整首诗的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3.探究活动
(1)引导:读一读诗题,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夜晚的一场雨。
预设2:诗人很喜欢这一场春雨。
点拨:从诗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喜悦的。
(2)引导:诗人杜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雨呢?大家可以结合旁边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薄羽绒服①学生自己尝试。
②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4.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过年祝福短信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辩论赛开场白③江船火独明: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
④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⑤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⑥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是主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锦官城”。
(2)诗意梳理:
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
到了早上,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古诗,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古诗的节奏及韵律带来的美感,并初步理解古诗要表达的含义,这就为后面深入感悟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做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古诗大意,那这场“春雨”好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的呢?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1.探究任务
抓住景物,结合关键词句,说说春雨的“好”,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
2.探究过程
(1)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明确要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