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基础
1.下面是远在异地的大学生小明写给他当文学院教授的爷爷的一封信,在表达上有五处错误,请出,并修改。
尊敬的祖父:
见字如晤。3月20日是您七十寿辰,不孝孙在外求学,山高水长,不能回家给您亲自磕头,深表不安。爷爷虽至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风华正茂,孙儿甚为喜慰。不孝孙在异乡给您磕头了,祝您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暑假回家我再向您叩请金安。
不孝孙:xx
2019年3月15日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
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A.①借代 ②夸张 ③排比    B.①比喻 ②夸张 ③排比
C.①借代 ②比喻 ③反复    D.①比喻 ②借代 ③反复
4.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二、名篇名句默写
开学妈妈发的朋友圈(1)《登高》中,杜甫面对萧瑟秋景,以“                 ”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三、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葵花朵朵  刘学刚
①葵花,不在城市里生长。
②城市里,只栽种脚手架混凝土,还有高跟鞋和红绿灯。
③饱满的葵花籽是城市的,它们很气派地站在大超市的柜台上,期待一双红唇烈焰般地亲吻。
④低头是民间,仰首是长天。葵花依恋土地,它的唯一的低垂的头,不停地诉说着秋实的赤诚。葵花是我们举手即可触摸的天空,而远在葵花之上,那一轮流转的金黄,不过是更高的花朵,晨开昏谢。谦卑的葵花、热烈的葵花,是茫茫黄土的太阳,从早春到深秋,一直伴随着农事而荣而枯。
⑤田垄上,沟渠边,篱笆旁,随便一处地方,都有葵花在生长。葵花,在农忙季节里灿烂着。在乡间,随处可见它们游动的身影。天刚放亮,早有几棵站在田间地头察看庄稼的长势,抬头就是一脸的阳光。畦埂上的那些,长得特别高大强壮,看起来更像一“锄禾日当午”的汉子,拄着锄
把,擦去汗水,看看头顶的烈日是不是又毒了几分,这样,能晒死地里的杂草,免得再糟蹋禾苗。许是常在井台旁转悠的缘故,村头莱园里的三两株,叶子尤为青翠,晚炊里,那该是母亲手搭的凉棚吧?
⑥在葵花的注视下,我们一点点长大。每每抬头仰望,总能看见一张灿烂的笑脸,读不出它的一丝忧伤,也听不到它哪怕极细微的叹息。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些些籽粒,被葵花高举在头顶,眼睛只注意了远方的风景。这情形,极像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晚上还驮着我去大队的场院里看电影。就为电影的画面看得再仔细一些,我骑在父亲的头上,双腿夹住他的脖子,他抓紧了我的小手,仿佛只有这样才牢靠些,才成为父亲身体的一部分。那时节,放映场上最神气的我,除了偶尔感觉到父亲肩膀的宽阔、身体的温热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葵花,承受着生活的重负而又了无抱怨。
⑦总是在葵花灿烂的季节,我们一次次远走他乡。黑黑的籽粒成熟,太阳消失了,只有枯萎的葵盘,像一张沧桑的脸。去年冬天,我把一个葵盘带回我蜗居的城市,供在我的书房。有天,三岁的女儿问我,爸爸,等我长大了,你会怎样呢?我会老的,模样就像这个葵盘。爸爸,我不要长大!我不要长大!我鼻子陡地一酸,硬是把泪水咽回肚里,然后一脸的阳光,遍遍对女儿教唱“葵花朵朵向太阳”。她,是葵花的后代,她应该保持一颗“向阳心”。
⑧土地太辽阔了,黄一铺千里。葵花,是站起来的土地。它浓得化不开的彩,正是从土地上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
⑨葵花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葵花,注定是黄天厚土的太阳,它每一朵花瓣上都闪耀着农人的光荣与梦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提到城市里的脚手架和高跟鞋,是为了与葵花喜爱的生长环境作对比,为表现葵花的本性做铺垫。
B.“那一轮流转的金黄,不过是更高的花朵”,作者将太阳比作葵花,是为了表现太阳光辉灿烂的特点。
C.文章第六段,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葵花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葵花灿烂、向阳、负重力强的特点。
D.文章表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宠爱“我”、呵护“我”,而“我”因为年幼并不是很能体会父亲的辛苦
2.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题目“葵花朵朵”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并称为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整个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
这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对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文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政治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从政治军事、经济贸易和思想意识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中国三大发明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虽然他没有提到造纸
术,但不言而喻,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西方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也都盛赞四大发明的卓越贡献。李约瑟指出:“要是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总之,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进程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及其全部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举世公认。
但是,在西方过去的一段漫长历史过程中,一些学者虽然大谈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些发明的意义,却并不知道它们的故乡是中国而非欧洲。如培根一方面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另一方面却又说“起源却还暧昧不彰”。这是因为西方科学家懂汉语的很少,而汉学家往往又不注意科学史,久而久之在西方就形成了对中国科技贡献估计过低的传统观念。而一些“欧洲中心论”者却极力抹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否定全部中国科学技术,如法国人列维·布留尔就曾说,中国的科学“产生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学以及诸如此类的浩如烟海的百科全书,但在我看来,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扯淡”。这就十分清楚不过地暴露了在西方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然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铁的事实胜于任何诡辩,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绝不是随意可以抹杀的。
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具有科学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重温这些彪炳千秋的业绩,既可以破除那种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民族虚无主义,又可以激励我们开拓创新,努力奋进,去谱写科学技术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四大发明代表着我国古代文明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不朽贡献。
B.四大发明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对世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C.一些西方学者不知四大发明的故乡是中国,根本原因是西方科学家不大懂汉语。
D.过去西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正确评价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2.对四大发明的评价,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从军事、贸易和思想三方面分别评价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历史性贡献。
B.李约瑟认识到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建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C.培根非常认可中国古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与马克思的立场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