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经典片段赏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刘士友
1、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经典片段赏析:这是哈姆雷特想到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去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嫁给叔叔时所产生的感慨。哈姆雷特的这句感慨其实对女人是不太公平的。当时十六七世纪的英国其实还处在封建阶级的统治下,一个女人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下是没有自己的选择和独立思考的。她们都恪守封建礼教,听从父兄的安排,可以说完全是身不由己。剧中的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两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女子形象,都是在男人的阴谋或安排下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甚至是生命。
2、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赏析:这句话蕴含着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肯定,表达了对人的赞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遍及欧洲十分强烈。人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脱离了神权的束缚,开始发现了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自身。这是一个巨人层出的时代。正如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
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产生了像但丁、拉伯雷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像拉斐尔、达?芬奇等杰出的艺术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像培根等卓越的哲学家。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已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赏析:哈姆雷特的这一长段内心独白成了著名的经典台词。生存和毁灭的确是困扰着每一个人的问题,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人
生有太多痛苦是无法避免的,难道死真的可以解决一切,就像计算机清零后再度开始吗?是不可以的。人生苦笑风雨都得要自己去面对,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既然造物主把我们安排在世上,就要风雨不回头的走下去。自强不息,自尊自爱,不要辜负了你的一个美丽的称号----人!史铁生也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神早晚都会不期而至,我们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去想他什么时候来呢。也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不应该在瞻前顾后中蹉跎了岁月。
4、一个人要是把生活的幸福和目的,只看作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上帝造下我们来,使我们能够这样高谈阔论,瞻前顾后,当然要我们利用他所赋与我们的这一种能力和灵明的理智,不让它们白白废掉。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在大言不惭地说:“这件事需要作。”可是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像鹿豕一般的健忘呢,还是因为三分懦怯一分智慧的过于审慎的顾虑。
赏析:这是哈姆雷特在复仇行动之前的一段独白。如果说当他想着“生存还是毁灭”时他还是一个忧郁延宕的王子,那么当他说这段话时已经标志着他开始走向坚定和果敢了。人是一件上帝的杰作,他最大
的幸福应该来源于精神的满足而不是身体的私欲。人应该是因为精神的伟大而伟大,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去改变这个世界的肮脏和丑恶。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让人对自己有了一个崭新的独立的认识,开始把自己从神权,或者说从宿命中把自己解放出来了。这个时候的哈姆雷特不再犹豫了,他受到了挪威王子的鼓舞,变得精神振奋而信心满满。他决定要像挪威王子一样抛除思虑丢弃懦弱,要做行动的巨人,去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外界的困扰有太多太多,可能不经意之间就会改变你的想法,所以要立刻去做。当然立刻去做不是不经过思考的盲目鲁莽,而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惧风雨的为了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