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新课程标准)
学生回答问题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的课题。教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在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及时性和交流性。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落实评价的作用。
  评价学生的回答问题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的导向性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引导班上的学生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教师评价的标准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这时教师及时加以评价:“这个同学问题回答又正确,声音又洪亮”。不经意的一句评价就使学生明白了教师对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的要求,于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争先效仿。这时的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起着导向作用。同样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并没有刻意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久而久之
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误区:只要问题回答正确声音大小无所谓。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有时不经意的一个评价远比教师一次郑重其事的表扬效果好得多。
         二、评价的激励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激励性是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往往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而获得成功感的。所以,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要讽刺挖苦,应以鼓励为主。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或者不对,这时教师千万不要粗暴的用手示意让他坐下,然后让别的孩子替他回答。这样做的后果无疑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在今后回答问题时不是没有把握就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试想这样的评价下,我们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有些地方还需要补充,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如果学生的表述上有问题,教师可以说:“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怎样说才
能让大家理解你的意思呢?”如果学生回答有创新,教师可以说:“你真聪明,想到了老师也没有想到的地方。”如果对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回答完全正确,这时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或肯定的语句,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绝好机会。教师可以说:“你说得真好,真了不起!”等等。总之在课堂上教师的评语要有激励彩,尽量少用或不用打击学生自尊心的语句。特别是教师以权威者自居,对学生的回答过于求全求对容易给学生心理上增加负担。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用他们所能理解的语言和熟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允许他们认识上出偏差。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激励性的评语不宜过多使用,一句“你真棒”不知用了多少次,学生对这句话早已失去感觉,教师还在那儿用得不亦乐乎,这样的评价自然效果不会好。一般有经验的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应当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能做到恰如其分又脱口而出。
  三、评价的及时性
  既然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就不对学生回答出的问题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了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评价的首要目的就是对一件事的正确与否做出评价,只不过我们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对错与否时采用的方式或方法不同而已。信息的反馈越及时,反馈的效果
越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几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笼统的一次性反馈。所以评价要及时。另外评价要讲求实效,通过评价能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教学“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时,通过分解3/4、7/25、7/40、2/9、5/14这几个分数分母的质因数后,让学生分析比较并回答你认为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回答:“分母中含有质因数的2和5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教师没有发表意见,只是说:“这位同学确实是动了脑筋,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另一学生说:“这种说法有不完善的地方,应该说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经过验证,教师肯定说:“经过这位同学的补充这种说法就更完善了。下面请同学们判断3/12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同学经过计算验证,又有一位同学说:“应该说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如果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通过这样讨论、交流和教师在一旁恰当的评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认识由不全面到全面,表述从不严密到严密,理解了概念,培养了能力。也就是说,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评价只是教学的一个手段,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点拨、提示学生的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评价的交流性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评价的交流性。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及时的评价往往能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都感到愉悦和高兴,也能使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应。从这个方面来说,恰当、及时的评价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及时准确对他的思考过程进行激励性的评价,那么这位学生就会感到教师认真听我的回答了,从心理上就会更接近教师;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这时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做得好的一面,如回答声音、或是主动思考等,同时指出说的不正确的一面,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并没有因为我回答错问题而讨厌我,她还是喜欢我的,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害怕、紧张的情绪,从情感上有亲近教师的愿望,从而更积极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会让班上其他同学感受到教师对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的态度,进而带动其他同学也跟着积极思考问题,使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另外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例如评价一下这个同学书写怎么样、说得怎么样等。让评价过程不仅仅停留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扩展到学生和学生之间。但是在学生间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学生间的评价搞成一个“批斗会”,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教师可以在提出要求时说:“说一说这位同学书写的哪些
地方好呢?哪些地方有待改善,怎样改就更好了?”等等。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做到及时、科学、有效。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必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评价又是一门艺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素质。好的评价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有序和谐,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