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春望》是唐朝诗⼈杜甫的⼀⾸五⾔律诗。这⾸诗的前四句写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挂念亲⼈、⼼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解释】
诗句赏析
  故国沦亡,空留下⼭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中惊悸。战⽕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家书珍贵,⾜抵得上万两黄⾦。痛苦中我的⽩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
  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飞溅。
  鸟惊⼼:听到鸟的叫声使⼈⼼惊。
  烽⽕:这⾥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根簪别住。
  【现代⽂译⽂】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凄凉,到处草⽊丛⽣。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离散鸟鸣惊⼼,反增离恨。
  三个⽉战⽕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信难得,⾜矣抵得上万两黄⾦。
  愁⽩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都插不上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这⼀句历来有两种解释⼀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见了反⽽堕泪惊⼼。另⼀种解释为,以花鸟拟⼈,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则触景⽣情,⼀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个“溅"字,运⽤了拟⼈的巧妙⼿法,把作者当时⾯对国家衰亡的⽆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
  安禄⼭起兵反唐,由于唐⽞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
打叛军⼤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没有了劲敌,⼀下⼦就攻下长安。唐⽞宗带领妃妾皇⼦,与⼤⾂们逃往灵武。唐⽞宗退位,太⼦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徳元年(756年)⼋⽉,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诗作于次年三⽉。
  这是⼀⾸五⾔律诗,作于唐肃宗⾄德⼆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空,满⽬凄凉。杜甫眼见⼭河依旧⽽国破家亡,春回⼤地却满城荒凉,在此⾝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限的感慨。诗⼈在这⾸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诗⽂赏析】
  被安史叛军焚掠⼀空的长安城,杂草丛⽣,满⽬荒凉。诗⼈忧时伤乱,触景⽣情。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叹的诗⼈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简意多闻名。遣词⽤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的怀念(烽⽕连三⽉,家书抵万⾦);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河在,城春草⽊深);对⾃⼰廉颇⽼矣的慨叹(⽩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思想
  这⾸诗歌的中⼼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春望》杜甫的阅读答案
  ⼀个破字,使⼈触⽬惊⼼,⼀个深字描绘出长安城草⽊繁密⽽荒芜,⼈民离散⽆⼈整治的景象。体现出诗⼈痛苦的⼼境,和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品鉴赏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创作的⼀个重⼤主题。此诗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体来进⾏表现,写得字字⾎,声声泪。读之令⼈低徊欲绝。在杜甫同⼀时期、同⼀主题的众多诗作中,这⼀⾸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的现实主义绝唱之⼀。好诗都是诗⼈⾼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悲天悯⼈的.博⼤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的愁苦⽽作草间⾍鸣似的叹息,⽽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称杜诗为"诗史",是因为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诗史"
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
  诗作于肃宗⾄德⼆年(757)三⽉杜甫陷⼊长安城贼营之时。它的中⼼,可⽤颔联的"感时"与"恨别"⼆语来概括。诗本以含蓄蕴藉为贵。可是此时杜甫投奔肃宗以赴国难之愿未偿,反⽽⾝陷贼中,内⼼悲愤⾄极,满腔⼼事透过春⽇意象喷薄⽽出。不过,由于感情内涵很丰富⽽句⼦⼜⾼度凝炼,加上并⾮⼀空依傍地歌哭⽽是融眼前之景⼊情,因⽽纵然开头就说"国破",后⽂⼜出现直指时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外、耐⼈回味的诗意美。
  全诗的抒写层次,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联⼆句,看似直陈,实则含有⼭河依旧⽽国事已⾮、草⽊茂密⽽⼈烟稀少的强烈暗⽰。颔联⼆句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这两句均省去⼀个动词,"花溅泪"与"鸟惊⼼",意当为"看花溅泪"与"闻鸟惊⼼"⽅为完整。春⽇花开鸟鸣,如在承平安乐之时,是该使⼈愉悦的,但眼下由于国破⽽家散,春花徒然增⼈伤感,春鸟更牵动离⼈之怀。这⾥⾼度概括⽽形象地写出了诗⼈胸中忧国与思家两股感情的回荡与交织。"感时"承上"国破","恨别"启下"家书",更有章法意脉上的照应贯串之妙。关于这四句的丰富内涵,《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迂叟诗话》云:"古⼈为诗,贵于意在⾔外,使⼈思⽽得之。故⾔之者⽆罪。闻之者⾜以戒也。近世诗⼈,惟杜⼦美最得诗⼈之体,如‘国破⼭河在,城春草⽊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河在’,明⽆余物矣,‘草⽊深’,明⽆⼈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泣,闻之⽽恐,则时
可知矣"。分析得颇有道理,可供参考。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焦急难耐两点上。颈联⼆句,虽重在思家,然绝不忘时事,再次把国事与家事紧紧联在⼀起来咏叹。"烽⽕"应上"国破"与"感时",伤乱忧国之⼼⼀以贯之。"连三⽉",是说战⽕延续,平乱⽆⽇,眼看整个春天就在忧伤中过去了。"家书抵万⾦"⼀句,尤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它以夸张的⽐譬,控诉战乱给⼈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讯隔绝的悲剧。由于准确⽣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的⼈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末联⾃我描绘发⽩⽽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浓重的忧患意识。⽼杜之所以为⽼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时不表露出哲⼈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