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曲这种文体。
2.    熟读并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品读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朝代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我们也曾学过《天净沙.秋思》,那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大家还有印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板书课题)
二、揭示题解
1.体裁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小令。
“山坡羊”是曲牌名,相当于词牌,规定了曲子的句式、字数、平仄。
“潼关怀古”是这首曲子的题目。
2.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三、研读分析
(一)检查预习。大声朗读课文,把握节奏,读准字音。
峰峦luán        如聚jù潼tóng关路意踌chóu躇chú
宫阙què伤心秦汉经行xíng处兴xīng,百姓苦
(二)以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小令,整体把握文意。
(三)品读字词,探究内容。
大家都预习过,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个从课文里出来的词语,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幻灯片展示关键词:山河表里宫阙踌躇苦)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个词语的解读,带动全篇教学。中间设问,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深刻记忆,也有助于背诵与默写。]
1.“山河表里”是什么意思?
山坡羊 骊山怀古
明确:指潼关外面是华山,里面是黄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2.“山河表里”四个字的排列顺序和现在不同,它们正常的排列组合顺序应该是怎样的?明确:正常语序是山表河里。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合叙”。例如:
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速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风霜高洁,风和高搭配,霜和洁搭配。亭午中的亭午和曦搭配,夜分和月搭配;素湍和回清搭配,绿潭和倒影搭配。
3.除了“山河表里”,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明确:“如聚”“如怒”。“如聚”以动写静,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拟人修辞,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4.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你知道宫阙是怎样建起来的吗?文中提到的宫阙现在怎样了?明确: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现在“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国家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5.你是如何理解“踌躇”这个词语的?
[设计意图:先用幻灯片展示与长安有关的的诗句,通过比较,更深刻理解诗人的“踌躇”。]明确:“踌躇”形容心潮起伏。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曾经的奢华、繁荣,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一片荒凉。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6.看到这个“苦”字,你会想到什么?你能读懂文末四句话吗?
明确: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因为,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
殃的也是人民。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四、介绍背景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设计意图:在讲解背景前,先用幻灯片展示两则材料:为关心百姓疾苦,张养浩曾被罢官,也曾愤然放弃过官职。但他最终复出受命直至积劳成疾,客死任所,都还是因为关心百姓。所以,把写作背景放到这时候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读懂作者的伟大情怀。]
四、理清思路
再读课文,看看本文结构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这一特点划分层次。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明确: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五、课文小结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景、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散曲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突现了怀古诗的特,又别具沉郁风格。
六、拓展学习
幻灯片展示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大声朗读,再次感受散曲的高远境界和作者的人文情怀。
七、作业布置
1、默写这首小令。
2、完成《同步练习》中的相关作业。
板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山河表里宫阙踌躇苦
写景
怀古(抒情)同情劳动人民
议论
教学反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
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小令的形式写了下来。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情怀。
1.因为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且七年级曾学过元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所以他们对这种文学体裁还是有些了解的。因此,在新课导入后,我就是简单跟他们重新温习一下旧知,稍作题解。
2.作为语文教学,应重视字词的积累。尽管是初中语文,我们也不能淡化字词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意义,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素养,提升语文水平。所以在“研读分析”的第一个环节里,先要求他们学习一些词语。
3.这首小令思路很清晰,读来朗朗上口,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反复复朗读以致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此基础上,以解读“山河表里”、“宫阙”、“踌躇”、“苦”这四个词语为契机,带动全篇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围绕那四个词语设计问题,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深刻记忆,也有助于背诵与默写。
4.板书设计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且印象深刻。为达到这标准,我的板书设计主要分两大部分。上边一行是重点解读的四个词语,下边部分是根据层次划分总结出来的内容和主题。
5.虽然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完整紧凑,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品读,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总之,这节课留给我的反思还很多,争取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