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中段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以《塞下曲》为例
【摘要】古诗类型丰富多样,小学中段借景抒情类诗歌占多数,合适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体验作者深切的思想情感。情境教学法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且具有情景交融等方法优势。本文以四年级下册借景抒情诗《塞下曲》为例,展示了情境教学法在诗歌的景物描绘、情感表达、寄情于景情境交融、素养提升等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中段;古诗教学;借景抒情
一、情境教学法与借景抒情诗概念界定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导入或创造以形象为主、富有情感彩的生动具体情景,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引导其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
古诗内容涉及多种题材,包含山水田园诗、抒情叙事诗、托物言志诗、借景抒情诗等多种类型。其中,借景抒情诗是指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包括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寄情山水、长亭相送等,诗人们通过所处环境,引发共鸣,
以不同的情感载体,抒发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使诗人们的形象特点更加立体,作品意境更耐人寻味。   
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梅、松、竹、月亮等景象,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受。如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通过写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景的赞美之情;四年级下册古诗《清平乐·村居》中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风光,展现出他们渴望、祥和的生活。诗人们并非直接表达他们的情感,而是把他们的心思投射到周围的环境中,让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感情,这种方式被称为借景抒情。学者阳叔子指出,在文学作品中景和情是文学作品中很本质的东西,诗人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创造意境,将内心的情感和眼前的山水美景相互融合,借景抒情并直抒胸臆【1】
二、借景抒情类诗中应用的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如果描绘的是壮丽或静谧的美景则更适合通过图文、音频、视频这样直观的视听画面传递给学生。
(一)符合小学中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中段指的是小学的三、四年级,这一时期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是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时期,最适合情境教学法。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让学生只通过文字去感受时代久远的古人世界中的山水画面有一定的难度,而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感受,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授课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跟随文字描绘的情境迅速进入教学内容情景当中。
(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塞下曲的古诗的意思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要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让学生能够与上下文相结合,理解语言的含义,并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提到,为了更好地推进语文学习,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所需的资源和机会,发挥语文的实际作用。
情境教学法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中感受语言之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实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能够寄情于景,解决教学重难点
古诗相较于小说、散文而言具有语言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缺乏故事情节,对于小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有一定的难度。在“借景抒情诗”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借景抒情诗教学中,通过媒体教学手段,将景物的外观、形态和颜等特征呈现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并对景物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诗人描绘景物的领悟,引起与诗人之间跨时空的情感共鸣。
三、情境教学法在借景抒情类型诗中的应用策略
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借景抒情诗《塞下曲》为例,说明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的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体会情景四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营造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学生接触新知的初始环节。导入环节设计得好,直接影响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辅助材料,借助多媒体播放学生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来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塞下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乐曲《塞下曲》,这是古代的一首军歌,用音乐唤醒学生。通过选择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歌曲,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课文内容进行链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做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由于学生对边塞生活可能缺乏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边塞照片,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体会边塞的荒凉、寸草不生、战火不断的恶劣环境。通过边塞图去了解古诗的背景以及作者描绘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而牵引联想。
(二)再现诗歌情境,感知诗歌景物
学生认识事物要经过感知-重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感知越具体,理解才越贴切。
整体感知指的是通过阅读来全面地掌握文本的内容。阅读是思维对学习内容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对作者生平、诗词的情感基调和描绘的景物有一个感性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形成虽然粗浅但是完整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图片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尽可能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做到步步深入。
例如,《塞下曲》里面主要描绘的景象就是边塞景。但是由于学生与作者相隔时代久远且对边疆生活缺乏了解,可能无法很好理解诗句,所以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什么是边塞诗、了解边塞都有什么景象。如播放边塞视频、讲述边塞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在这样的地区,经常会有战争,边境需要战士。唐朝的许多诗人都曾经有过在边塞生活的经验。他们将边塞的风景、士兵的生活、建功立业的理想、思念家乡的情绪,都写进了诗歌中,这种诗歌被称为边塞诗。通过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景,加深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本诗中主要描绘了月夜、大雪、大雁、弓刀等景象,勾勒了塞外胡天的战争场面,呈现了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萧索、荒芜、悲凉。本诗并未直接描述交战场景,而是以极冷的气候来描述,显示了士兵在风雪中领兵追击敌人
的紧张氛围。通过了解作者和背景,感受诗歌雄浑与豪迈的整体特征。
(三)设立问题情境,体会情景交融
细读细品是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关键阶段,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把整体感知的信息具体化、明确化,从整体转入深入体验与学习阶段。如在前面感知体验了作者所描绘的景,那么在这一环节就要体会作者的情。把情和景进行统合,一句一句地去分析每个字词的效果与作用。感受作者借助这些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教师可以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诗句,或者将古诗拓展为故事,用情景剧的形式,教师通过模拟创设诗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景中扮演一个角,通过角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绪情感,并从中获得启发。
例如,在讲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时边塞的情境与战士们的人物特征。针对《塞下曲》中四句诗,可以分别创设不同的情境:
1.“月黑雁飞高”:月昏暗,并不是大雁飞翔的时候,可是当大雁飞翔的时候,是预示着有敌来了,是敌人的逃跑惊动了大雁;如果你是将军,你是追还是不追呢?学生可能会给出
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个问题来体会月黑雁飞高的环境描写,为下文体会边疆战士艰辛的情感奠定基础。
2.“单于夜遁逃”:敌军逃跑惊飞了大雁,我们的士兵发现了他们,他们必须马上向将军汇报。让一名勇敢的学生扮演一名将军,教师扮演一名巡逻队的士兵,让同学们来看老师是如何把消息报告给将军的。请同学们勇敢的展示,学老师的模样来报告军情。这样一报告,你的心情如何?
通过想象敌军逃跑的场景体会诗人对于敌军的蔑视之情。
3.“欲将轻骑逐”:“请问将军大人,您听到刚刚说的军情了吗?敌军
想要深夜逃跑,我们该怎么办啊?”你是将军的话,会发什么号令?
通过让学生体验将军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的场景,体会诗人对于我军的必胜信念的情感。
4.“大雪满弓刀”: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个时候,如果你是英勇的将士,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联想到什么?同时可以配乐《十面埋伏》。
通过对严寒景象的描写,体会诗人想要表达战争的艰辛和士兵的英勇之意境。学生在这种互动性学习情境中逐步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对比将士们的生活艰苦,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轻蔑和对自己军队胜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