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素荣
考试反思100字>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期
女人喝酒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如花的生命,必然在美好青春时光里绽放最耀眼的光彩。而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联系。无论是大量优秀的经典作品,还是现代优美篇章,都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肩负着生命教育的伟大使命,让学生在学习中到生命的源头,思考生命的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
高三最后一个月 一、对生命的淡漠,让教学者深思
2015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舍友,致一个如花生命从此凋谢,而自己的生命也因为终止他人的生命而终止;2016年3月,四川师范大学新生芦某在宿舍被舍友滕某连砍五十多刀后身亡,滕某也将身陷囹圄,失去自由;2017年11月12号,湖南沅江三中老师死在了他深爱的学生罗某杰的刀下,而罗某杰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谈何前途与未来。中小学每年自杀和被杀害、伤害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教会每一位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完善生命
八卦田遗址公园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责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把生命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马歇尔试验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的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分析,再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展现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创造属于生命的辉煌!
(一)认识生命,重视生命。
认识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再也无法重来,反对西方的虚无主义思潮,悲观主义思潮。“四点二十分叫醒我”的从国外传到国内,使一些懵懂的孩子根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就失去了生命,作为老师,应该矫正这样错误的生命态度。学习《石缝间的生命》告诉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重视的:贫瘠土地上的小草,石缝间的小花何曾轻视过自己的生命,那陡崖峭壁上的松柏绝处逢生,活得茂盛才是生命的本身。《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何尝不是那棵合欢树的真实写照?长得茂盛,长出无限的生命力。《勇气》虽然表现的是勇气,但对生命的热爱与重视使他们有如此让人钦佩的勇气!正因为生命如此宝贵而不可复制,活着即是幸运,幸运让生命活得精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