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古典文学
《淡集斋诗钞》研究
——以梁承光的爱国思想为主
曹雅超      内蒙古大学
摘  要:梁承光的《淡集斋诗钞》中部分的诗作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淡集斋诗钞》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总结,用诗歌例证诗集中所展现的民胞物与的爱国精神,并以梁承光的爱国精神为主线,分析家庭教育对个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以此探求其对梁济家国情怀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梁承光遵奉的忠君爱国的儒家信仰对梁氏家族思想精神的承传。
表达爱国的诗句关键词:梁承光;《淡集斋诗钞》;爱国;家庭教育;影响
作者简介:曹雅超(1994-),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72-02
梁承光(1831-1867),广西桂林人,字稚香,桂林梁姓一支为元宗室也先帖木儿(梁虓)之后[1],从十九世梁垕开始迁居广西桂林,从此隶籍桂林。梁承光于道光己酉(1849)中举,时年18岁,供职内阁中书,同治元年(1862)任山西永宁知州,后因积劳成疾卒于官任,终年36岁。著有《淡集斋诗钞》,分别为《负米集》、《激垣集》、《山右前集》、《山右后集》。
一、《淡集斋诗钞》
以《清代诗文集汇编》中辑录的《淡集斋诗钞》的136首诗为总数,将诗集分为关心时政,反帝爱国,反映民生,酬唱赠答,闲适,咏史感怀,诗歌风格等类,发现梁承光反映时事、关心时政、关心民生、爱国思想的诗篇大约55首,约占40%的比例,在其与友人的送别赠答之作以及日常生活里触景生情的感怀作品中也有很多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39首),综合约占55%的比例。受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其诗集整体上充满感伤彩但不乏雄浑豪壮的气概与壮怀激烈的气势,长于叙事,善于用典,通俗易懂,反映现实,颇有杜甫诗歌之神韵,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一)《淡集斋诗钞》的诗学思想
一般说来,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不外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严酷社会现实的刺激,一是深远思想渊源的影响。[2]一旦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昂扬、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便会以不可遏止之势迸发出来,磅礴于社会历史舞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风貌。梁承光生活的道咸同时期,正是战争前后,当
时的中国诗坛面对着空前的内忧外患,有志之士纷纷用诗歌来记录事变,激浊扬清,批判朝廷的腐败,倾诉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且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切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于文化学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爱国主义诗人受到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影响,感于时事民瘼之艰难而写下了颇多关心时事、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歌。
(二)《淡集斋诗钞》的爱国精神
“犹忆艰危日,君能誓慨慷。抗辞争履虎,失计叹亡羊。”(《雪帆赠诗三首其二》)[3]揭示出梁承光与当时的世俗圏子(崇尚金石之学)不相融,于是他选择外任山西,为政一方,务以实功。梁承光的诗歌创作以赴任山西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酬唱赠别、寄怀性情之诗,多抒发胸中理想豪情和谋生艰辛的感慨。后期诗歌以描写民生疾苦、社会现状为主,抒发对家国多难的忧思以及自身的家园、身世之感。如《防河四首》描写了山西战火横绝、灾荒遍地、生灵涂炭,军中无可用之将的社会惨状,在如此危急时刻,梁承光以文人之身带兵上阵防河,虽然任务艰巨,但他与军民同心协力,商议对策,共渡难关。诗中表达了他对社会惨状的愁痛,对百姓的同情,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与百姓共命运。梁承光亲自带领防河,关心民生,体现了其在山西的任官期间躬身实践,更体现了身体力行的儒家传统。
梁承光的爱国诗作在表达爱国思想的同时也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思想,表达坚持己志的高尚情操,充
满雄浑豪壮的气概。他的诗歌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描述,具有现实主义特,其反映时政、描写民生的诗作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类似,大有民胞物与的爱国精神。如《感事》开篇点明主题:征戌未歇,斯民已劳;揭示出长久的征戌不仅影响百姓的生活也使其身心受到创伤。百姓流离失所,战争劳民伤财,路途所见都是“羣盗尚如毛”的悲惨景象,揭露了战争对国家的危害之大,“敢问人持节,能无目为蒿”既是对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百姓的同情,更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
梁承光的《淡集斋诗钞》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他为国解忧,替民解难,这些正是儒家精神之所在,他以一种大器大用的儒家精神,从自身的理想出发,关注着现实,关注着民生,证明自己的心志,也在现实生活中留下了痕迹,更对其家族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二、梁承光爱国思想的影响
(一)梁家重要人物简介
梁家从梁承光父梁宝书开始到其子梁济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而做官的。梁承光的妻子刘氏、其子梁济之妻张氏博览书,能为诗文,梁家可谓是“书香、世宦人家”了。梁济(1858-1918)六岁时,因父亲梁承光赴山西任官,举家迁至永宁州(今山西省离石市)。两年后其父梁承光去世,其祖父梁宝书携家人回到北京。《别竹辞花记》中载:“吾家两代廉吏,祖官遵化直牧,恢廓大方,挥金如土,以长厚受
人欺骗,负债累累,罢官后至饔飱不给,而人以前此豪奢,不信其穷,余自幼赤贫,毫无恒产……”生活虽贫穷,梁济仍在嫡母刘氏的教导下开始读书。刘氏家教甚严,对梁济的教导几近苛刻,“而卒不避讥谤,事事以严峻绳之”。[4]梁济稍长到十九岁,便在“义学”中教书,依然寒苦生活,世宦习气于此打落干净;市井琐碎,民间疾苦,做亲身偿历;四十岁入仕途,又总未得意,境况一直没有好转。梁济次子梁漱溟(1893-1988)是著名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奠基人,也是二十世纪文化保守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受父亲和时代的影响,一生求索,每有收获,便付诸实践,不做“坐地论道”的空想家。
(二)家庭教育对梁济的影响
如果说教育为树人之本,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教育之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自觉和不自觉中进行的,不管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