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卷  总第 133 期Vol. 28  Sum No. 133
2019 年第 1 期No.1. 2019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唯美文章JOURNAL OF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一、拉斐尔前派与唯美主义的关联
国外学者的研究勾勒出了英国唯美主义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轨迹:佩特是英国唯美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者,王尔德为创作践行者,而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s)则是理论与创作的先驱,与该思潮不仅具有同源与共时性,更具同质性,主要体现在审美艺术与美学思想两个方面。
第一,拉斐尔前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艺术和唯美主义的“形式至上”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同质性。诗歌是一种形式艺术,注重形美。拉斐尔前派诗人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对形式之美的追求、对丑中之美的探索、对颓废之美的迷恋,具体表现为“为艺术而艺术”,“诗画一律”等审美艺术,
追求“艺术形式绝对化”[1]
唯美主义在其诗学建构中强调“形式至上”,即艺术的本质蕴含于形式,形式具有目的性,强调艺术和人的修养,以及调整精神达到理念的目的;认为艺术不仅是纯形式,而是蕴涵精神内容的形式;主张艺术的价值重在形式、重在用语言再现感官的印象;提出形式就是一切,形式不仅创造了批评的气质,而且也创作了审美的直觉,文学家和批评家可以纯粹从形式中得到灵感。因此,“形式”将二者勾连,形成了同质关联[2]。
第二,唯美主义的美学思想和拉斐尔前派的美学理
论具有同质性。“美”是唯美主义的美学思想内核。“美”在不只是传统意义之美,更是具体事物,具有促进社会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功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唯美”、“纯美”,是与“快乐”和“快感”相关的、精神层面的概念。拉斐尔前派的美学理论主体现在约翰•罗斯金的《现代画家》与佩特的《文艺复兴:艺术与诗歌研究》等研究成果之中。罗斯金作为“‘美’的使者”,提出“美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接受了柯勒律治的“美本身是激发一切愉快而不管利益、避开利益、甚至违反利益的事物”思想,以及济慈的“美就是永久的欢喜”思想的影响。佩特认为美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独特的现象,培养人的美感和寻求美的享受是文学艺术的目的,并且提出“诗的激情、美的欲望、对艺术本身的热爱,是此类智慧之极。它除了在那稍纵即逝的时刻为你提供最高
美感之外,不再给你什么”
[3]。“美”也将拉斐尔前派与唯美主义勾连,二者形成同质关联,因此,唯美主义是拉斐尔前派诗歌的主要诗学特征。
拉斐尔前派的意象之美正是“形式”之美的表现,其研究意义在于发掘该派诗人的美学思想,即对人生与社会的哲思、将美学思想通过唯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发掘意象艺术的唯美主义哲学观与美学观。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唯美主义将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外国文学经典重译研究”(TJWW15-021)科研成果。
【收稿日期】2019-01-19
【作者简介】朱立华(1968-),男,陕西绥德人,博士,天津商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唯美主义视阈下拉斐尔前派诗歌的通感意象分析
朱立华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拉斐尔前派诗歌主张“艺术形式绝对化”,具有“为艺术而艺术”,“诗画一律”、“形式至上”等唯美
主义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意象之美”与“描摹之美”。通感意象是“意象之美”的具体化之一,是拉斐尔前派诗人常用的意象艺术之一,即将某一感觉领域的意象转向另一感觉领域,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使不同感觉相互移借,相互沟通,构建新的感觉意象,产生语言感受上的陌生感、新奇感,达到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哲学观和美学观。
【关键词】唯美主义;拉斐尔前派诗歌;通感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2x (2019)01-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