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
惑(huo)——迷惑逾(yu)——超过罔(wang)——迷惑
殆(dai)——危险篑(kui)——土筐覆(fu)——倾倒
暴(pu)——同“曝”、晒弈(yi)——围棋数(shu)——技巧、技术
三、成语:
不耻下问——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的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土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一暴十寒——暴,同“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论学习四、用现代文翻译课文,并理解文意: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立:自立,指立于礼,即做事合于礼。不惑:不受迷惑。天命:指自然的规律、法则。逾矩:超过规矩、法度。耳顺:指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能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怎么说,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意思),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
启示:学习作用——人生经验需要不断积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修养,使人终身受益。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罔:迷惑殆:危险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了。”
启示: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要密切结合。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敏:勤奋。好:喜爱,爱好。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下:地位比自己的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是以:即“以是”,因此。谓:称。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给他‘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作为耻辱,所以给他取谥号叫‘文’”。
启示:学习方法与态度——人应该勤奋学习,虚心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4、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为山:堆积土山未成一篑: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篑:土筐。平地:填平洼地。覆:倾倒。
翻译:孔子说:“好比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这是自己主动停止的。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下一筐土,前进,这是自己主动前进的。”启示:论述学习态度——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唯有积累,才能成功;人应自强不息,成功的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
文中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说明“为山”不成,那是因为没有继续努力,以致功亏一篑。而平整土地,加上一篑就成功了。说明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5、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无或:不值得奇怪。或,同“惑”,奇怪。暴:同“曝”,晒。寒:冻。翻译: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是不值得奇怪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存活的。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见亦罕: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至:到。如……何,对……怎么办,能有什么帮助?
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chanyu)小人就趁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弈:围棋。数:技巧、技术。善:善于。使:让。诲:教。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话。
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巧,只是一种小技巧;(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以为:认为。鸿鹄:天鹅。至:(飞)到。援:拿起。缴:拿起弓和箭。缴,系在箭上的绳,代箭。
另一个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讲课,但心里面却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拿起弓和箭去射击它。这个人即使是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效果)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至。(以“一暴十寒”为喻,再以“学弈:为例,说明学习如不能专心致志,则将一事无成。)
6、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书:指《尚书》。《武成》:《尚书》的篇名。策:这里作量词,相当于“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至仁:极仁道的人,指周武王。至不仁:极不仁道的人,指殷纣王。何其血之流杵:怎么会血流漂杵。杵:舂(chong)米或捶衣的木棒。《武成〉中记载:“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飘杵。”说是周武王伐纣时,战场上的商朝军队,在战场上倒戈,返身攻击后续商军,以致商朝军队溃败,兵士流血很多,血流把杵也飘浮起来。
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武王那样)极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极不
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启示:学习方法——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且读书要有批判怀疑
精神。
《论语》:篇幅简短,或问答,或独白,属语录体;
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说理论点明确,但大半不提论据。
《孟子》:长于雄辩,多用事实论证;
善于作形象的类比;
语言具有煽动力和鼓动性,逻辑性较强。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
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