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08对外汉语二班刘海霞
【教材简析】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第一篇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是先秦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观点。《劝学》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其中不少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领略荀子散文独具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古籍的能力。是实现“授之以渔”,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掌握文言学习方法的关键。
【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构成上来说,经过初中阶段古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经验,培养了文言文语感。但由于语义、语法的差异,学生在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文现象仍有一定的困难。另外,本文论辩说理意味很浓,学生对于此类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因此,也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点拨。并且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知识还在积累的阶段,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的诵读的实际情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并且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阅读浅议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从而使得在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指导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次之,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最后,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论学习【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
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三维教学理念。 因此,依据大纲要求,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以及他的主张。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
3.体味本文充分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4. 认识本文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的论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本文用了20个比喻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加强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味比喻的意义和妙用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劝学》又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学习议论文,在获取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或文化观念的启示的同时,掌握好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媒体】 电脑教学平台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讲一到三段的内容疏通,并讲解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怎样展开论证,点出设喻的写作方法,并理解其好处,注重文言          实词虚词积累,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第四段的内容疏通,写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贯穿全文进行整和。重点
分析鉴赏本文的艺术手法:设喻,比喻论证,对          比论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无论是我们现实中积累的知识还是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那么既然知识那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呢?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就共同的学习他的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二、知人论世
在了解一篇文章前我们必须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我们先走入荀子的世
界(了结作者,知人论世,为下文的学习作整体铺垫)(作者介绍及主张:学生先发表自己所了解老师后补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荀子思想 :
(1) 性恶论:人生而好利,嫉妒,喜声
  “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
(2)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人定胜天,致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
(3) 反对“生而知之”天赋观念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劝勉”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翻译分析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  学生自己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对照注释,借助字典,了解字音字型。
    2、同学分段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生一起纠正学生暴露出的错误字音。在疏通读音之后,强调句子的节奏、重音,使阅读更加顺畅,帮助疏通文意。(投影出重要字词) 
      第一组:通假字
(1) "輮"róu通"煣"
(2)“有”yòu通“又”
(3)“知”zhì是“智”的古字
(4)“生”xìng通“性”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  曲,qǖ    有,yàu
  暴,pǜ    省,xǐng  知,zhì
  臾,yǘ    舆,yǘ    楫,jí 
  生,xìng  锲,qiè    蚓,yǐn
  螯,áo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中心论点。
  1、再读课文。根据书本注释,结合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抛出问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课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进而追问:为什么用“君子曰”引出。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2)明确文章中心论点,使学生明确中心论点的意义,进而引出“文章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过度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进行对课文具体内容的学习
  1.疏通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老师带领学生疏通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老师对重难点字词翻译进行点拨,加深学生印象。
实词: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染料
      中:合乎            槁暴:枯干,槁,枯。暴,晒
      挺:直              就:靠近,接近
      金:金属制的刀剑    砺:磨刀石
      参:验,检查        省:省察,反省
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虚词:
⑴“于”
a)    取之于蓝。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等,可译为“从”、“向”、“到”、“对于”等.
b)    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⑵“而”
a)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
b)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古今异义:
  以为          輮以为轮。
古今异义词。古汉语中为两个词。在本文中省略“之”,应是“以之为”,“使它变为”的意思。
虽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即使,表示假设关系。与现代汉语不同,现在多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2.分析段落内容
引出设喻:即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道理,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通常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刻舟求剑),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易懂。是比喻的扩大化。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似之处。
“冰寒于水”,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