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个关系,两种作用,三个统一,四个理论成果) 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 二、哲学的社会作用 1.首先体现在……。 2.还体现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科学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接理论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4.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构建知识体系
二、知识点回顾与练习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四个概念,五对关系) 一、基本概念 1.世界观 (1)含义:(不用填写 (2)性质: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对象:(不用填写 (4)特点: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零散的、朴素的 2.方法论 含义:(不用填写 3.哲学 (1)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性质: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同性质的哲学对生活和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2.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②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4) 特点:自觉学习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系统的、理论的 (5) 任务(功能):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4.具体科学 (1)形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 二、基本关系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 (1)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神秘,生活≠哲学)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并不能说哲学源于思考) (2)生活需要哲学(生活离不开哲学)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 (1)区别:①含义不同:(不用填写) ②形成不同:(不用填写) ③特点不同:(不用填写) (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③世界观与哲学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起的作用都具有双重性。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般来说……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研究对象不同: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两种学科)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说:“我一生中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指导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学哲学用哲学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6.“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个基本问题,两种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不用填写),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不用填写)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_______。(不用填写)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用填写)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 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基本观点: (2)基本形态: 2. 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基本观点 (2)基本形态 |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①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变迁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 ② B. ①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⑤ 3.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5.“我看到苹果的颜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