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叶学龄,今年已84岁高龄,虽患病住院多时,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者有幸曾在他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亲身感受他的学、思、行,被他的思想水平、理论素质和领导艺术深深感染并为之折服。
生命成长是一个学、思、行的过程,人生因学而知,因思而辨,因行
而成。叶学龄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
为党的高级干部,自身的努力奋斗
是重要因素。叶学龄在主政市县多
年且成绩斐然,与其丰厚的理论素
质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分不开。而这
丰厚的理论素养犹如人生立世的基
石,因其善学、善思而铸就。
叶学龄出生于江西进贤县下埠
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
寒,他只读了四年私塾便辍学种
田。1952年,他19岁时,从农民协
会干部转为半脱产干部,不久又调
区政府工作才转为脱产干部。同
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0年,他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
岗位抽调到宜春地委党校脱产学习
一年,这为他打了扎实的思想理论
基础。那一年,他精心研读了《矛盾
论》《实践论》《共产党宣言》《资本
论》,系统钻研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他
的大脑犹如一块海绵,拼命吮吸着
知识的乳汁,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真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叶学龄
克服自己文化低的困难,拿出比别
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效
果自然不同。对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著作的一些经典篇章,他至今都
能顺手捻来,可见当年下了的功夫
之深。他认为,学习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是学习的升华。学习,当然不
能搞教条主义,更重要的是,要在学
习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裂变,
能够融会贯通。同时,他还常常挑
灯夜读,广闻博览,做了哲学、历史
老领导叶
学龄的学、思、
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为更好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挥了辅助作用。
叶学龄有他独特的学习观。他说,学习时间是长期累积的,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读书是学习,学文件、看报刊、听报告、搞调研也是学习,不停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开动脑筋,贵在坚持。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是个毕不了业的学生,除了在各级党校学习,主要还靠自学。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在位要学,退下来也要学。七十年工作不离学习,只是没有毕业,也没有文凭。”工作空余,他总是如饥似渴,努力学习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学习各方面知识,把精彩文章剪贴、装订成册;下乡调查研究,也要把了解的情况记录在册、做成卡片,便于查。凡此种种,都是他储备知识的方法。他在日后工作中,或引经据典,或见识非凡,或思辨清晰,都得益于他在勤学苦练中建立的理论基础、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哲学思维和吸纳儒佛道法各家智慧的博采众长。
叶学龄同样有他独特的思辨观。在叶学龄看来,思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成熟的结晶。思不仅能形成运
筹帷幄的谋略,也是实践创新的源泉,是引领人们成就事业的智力支撑。从举一反三到触类旁通,才可以滴水见海洋,沙中见宇宙,花中见菩提,思想便插上了翅膀。1990年3月,叶学龄在《学习哲学,指导实践》一文中说,所有工作中的问题都可以从哲学中到原因,就是要思考一下,我们的工作是否做到了主客观一致,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基
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哲学是至高无上的生产力,凡工作中的成绩都是学哲学用哲学的结果,工作中的问题则是学习哲学不够、缺乏哲学思考的结果。任何时候都要看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坚持奋斗,主动从内部挖掘潜力,变压力为动力,希望就在前面;如果一味反映困难、畏惧困难、怨天尤人,就可能沦为困难的奴隶。他还常说,干部在成绩面前不要唱高调,在困难面前不要唱悲调,堂堂正正做官,夹着尾巴做人。凡是成功人士大都是唱低调,因为唱高调容易使人盲目乐观,乃至好高骛远;而悲调则易悲观失望、丧失信心。高调、悲调者都容易脱离实际,以至误事。所以,领导干部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有工作底气,才能成为有胆有识的干部。
正是几十年“学”的不停顿,造就了叶学龄的“思”的深度。他往往从普遍现象中看到人生哲理,在司空见惯中准问题症结,因而常常语惊四座,令人叹服。
行就是实践。没有行,没有实践,再好的知识学问也是纸上谈兵,再好的思想见解也是空中楼阁。因
此,学、思而后行是人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叶学龄之所以在工作中成绩显著,主要在于他学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有胆有识,敢于担当。
叶学龄说,党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但坚持实事求是,是需要坚定党性和无私勇气的,因为党的政策是共性,实事是个性的,个性与共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就
必须不断研究和完善。制定政策有时会与部门利益和上级领导的意向发生矛盾,这时实事求是就需要排除私心杂念,要经得起委屈甚至打击。1986年6月,时任宜春地委书记的叶学龄到铜鼓县搞调研,发现当地有中小学危房上百所,问题十分严重。在与当地干部众座谈时,大家说:“我们山区有木头,就是没有砍伐指标,解决不了危房问题。”叶学龄知道,铜鼓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当时人均有活木70多立方,人均造林超过2亩,一年砍伐十几万方也完全可以做到永续利用,为什么连修学校的危房也不能砍点木头呢?他认为,当时的林业政策,从某个角度讲过于呆板,又束缚了林业经济的发展,限额采伐,实行客观控制虽无可厚非,但是限伐也应当尊重科学、尊重林木生长规律。当时,限制砍伐“三材”——间伐材、清山材、枝丫材,既违反了自然规律,又违反了经济规律。于是,叶学龄从实际出发,提出在木材问题上,要搞清资源家底,做到造大于伐,伐少于长,不到期不能伐,在这个前提下可以砍点“三材”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并明确规定砍一亩必须造二亩,做到“靠山吃山”,搞活林区经济。后来,铜鼓、靖安等山区县都通过“三材”利用,解决了学校危房,又发展
了林木加工,人均财政收入走到了全省县市的前列。可是有人却断章取义反映叶学龄提倡大砍大伐,被国务院《参阅件》点名通报,差点取消出席党的十三大的代表资格。面对来自上级批评和不实报道,叶学龄做了三件事:一是将所有关于林业工作的讲话和批示,如实呈报省政府,分送新闻单位核实;二是通过林业部门如实统计,证明了宜春地区林木增长量大于砍伐量,造林大于伐木;三是请省林业部门和新华社同志到上高等县实地考察,调
查了解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真实情况。1986年4月,叶学龄的专题调查报告《振兴林区经济的几个问题》先后发表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和《中国林业杂志》上,在全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最后,叶学龄还是光荣出席了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4年,各级县市党政班子换届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其中绝大部分同志是能够勇挑重担,做出业绩,无愧于党和众信赖的。但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一些年轻干部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弱
点:一是由于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容易消极苦闷,怨天尤人;二是由于入党时间短,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知之甚少,缺乏政治上的坚定性,在对待名位、权利的问题上容易患得患失,损害了干部形象;三是由于缺乏一定台阶、一定岗位的锻炼,
缺乏总揽、驾驭全局的能力,工作变得被动。对此,叶学龄提出,年轻干部的先天不足,要后天补上。一是要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质;二要坚持党性锻炼,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三是坚持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为此,叶学龄坚持从实际出发,于1988年从10个县市党政主要
领导中调整了少数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年轻领导干部,另作安排,让他们在实践磨炼中增长才干。在当时提倡“干部四化”的年代里,这是顶着不小压力的。
1971年2月到1990年2月期间,叶学龄先后在临川、抚州、宜春主政近20年,之后又在省政协、统战部门工作近10年。无论在何地
何部门,他都坚持学习,勤于思考,躬身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为人先,敢于试验,敢于创新,注重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绩斐然,体现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运用战略思维,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平台。叶学龄
1983年6月任宜春地区行
署专员,1985年2月至1990年3月任中共宜春地委书记。在这期间,他着力于把干部众的思想行动凝
聚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来,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提出了政治上创造“区域小气候”、经济上创造“区域特版”的战略构想。他不是简单地提出“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之类的口号,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必须发挥各地的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形成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由于突出了优势,形成了特,使产品优势变成了商品优势,地方经济得到超常发展,收益明显上升。据1988年统计,全省财政收入过100万元的乡镇,宜春占到40%,全区财政收入三年翻了一番,
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前列。
运用超前思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82年6月中下旬,连续半个多月的瓢泼大雨令江西各大江河洪水猛涨,抚河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警戒线,抚河大堤时刻面临崩塌的危险。6月18日省防汛工作会议一结束,叶学龄便于晚上10点钟从南昌赶到临川云山。他反复回忆着会上领导强调的“严防死守”命令,又反复思考着华溪一带圩堤堤身薄弱难以承受洪水冲力的现实。经过深思熟虑,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毅然决然把预防决堤的工作做到前面。他下令立即通知沿堤5个公社组织人口疏散,把堤内低洼地众转移到附近丘陵高地上。果不其然,是夜凌晨2时许,华溪大堤被洪水无情地撕开了200多米的缺口,5个公社10万亩良田立即陷入一片汪洋之中,但由于转移及时、安排得当,无一人伤亡。
运用辩证思维,打开了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坚持改革开放就是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培养一大批富于实干精神又能密切联系人民众,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干部。在提倡干部“四化”的大政方针面前,
叶学龄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用好“三类”干部。用辩证的观点看,年轻知识化的干部不一定都有实践工作经验,富于工作经验的干部又不一定都具备“四化”条件。因此,他提出,干部分三类,一种是有政绩缺文凭的干部,一种是有经验缺文凭的干部,还有一种是有争议无劣迹的干部,这三类都要用好。1985年丰城撤县建市换届时,叶学龄把一位有政绩缺文凭(中专生)的年轻干部(28岁)和一位有经验缺文凭的年长干部(53岁)
放在丰城市组
叶学龄同志在学习
成“老少配”,果然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后来,这两位干部经过实践锻炼,一位成长为省级干部,一位成长为厅级干部,成了宜春人才史上的佳话。
学哲学用哲学运用换位思维,打造出和谐进取的党政班子。在宜春工作6年,叶学龄在宜春地区党政班子建设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班子建设的观点。他认为,班子成员必须换位思考,要正确处理好党政分开与党委领导的关系,贯彻“党委决策、政府实施”分工不分家的原则。他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同存异,和谐进取。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服从组织,为组织分忧解难;组织关心个人,为个人工作创造条件、承担责任。要正确处理好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政治上相互信任、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取长补短,从善如流,做到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样,宜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能较好地树立关心集体、和谐进取的精神,培养“学人之长、容人之短的”胸怀,以首长负责制、逐级负责制和分工负责制提升整体战斗力。1988年,宜春地区各部门工作考评时,位居全省先进
行列的单位达40%以上,真是令宜
春广大干部众兴奋不已。
运用逆向思维,凝成了一股拼搏
精神。1990年4月,叶学龄调任江
西省委统战部部长,工作岗位变了,
思想观念也要变。“过去是人求我,现
在是我求人;过去是一呼百应,现在
是百呼不应。”因此,必须学会求人,
善于求人。他认为,求人是争取别人
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支持。但是,推动
工作归根到底要靠真理而非权力。
靠真理是根本,靠权力是暂时的;靠
真理做好工作是锻炼、是水平的体
现,靠权力做工作则是无能的表现。
这种辩证逆向思维,大大调动了统战
系统干部的积极性,上上下下凝成了
一股拼搏精神。成绩就出在拼搏进
取中。一年之后,在江西省委的支持
下,经过努力,全省任用党外人士的
数量和比例在全国的排名位次大幅
度前移,工作成效显著。
运用创新思维,展现了生态文明
的新蓝图。创新就是要以新的思维,
打破常规思路去改进或创造新的事
物和环境。在宜春工作期间,叶学龄
特别强调要保护好青山绿水,把经济
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倡导
“做官顾下届,做人顾下代”的长远观
念。退休后不久,2001年10月,他
以犀利的目光和远见卓识,倡导成立
了“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组成了
一支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有生力
量。他尝试着用拟人的手法搞摄影,
想象着“一花一鸟总关情”,热心地为
宣传生态文明鼓与呼,其中把摄影艺
术与生态文明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种
创新手法。他每天用心去体悟,用智
慧去思考,用人性去诠释动植物生命
的传奇,使摄影这一瞬间光影艺术产
生了永恒的魅力。
一个人有了深厚的理论素养,
就有了工作的底气;有了丰富的知
识内涵、成熟的思辨能力,也就具备
了胆气。这种底气和胆气源于真学
识、真才干,是致于学、立于思、得于
行、植于恒的结果。叶学龄常说,宜
春地区存在“三无四缺”,即无中央
和省级骨干企业、无重点投资建设
项目、无特殊优惠政策,缺资金、缺
能源、缺人才、缺技术。没有大企业
就抓小企业,抓经济结构调整,抓产
品优势,创造了“经济特版”,主要
经济指标连续几年走在全省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广大干
拼搏进取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得
益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
导。可见,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的深
厚与浅薄决定着工作水平的高低。
领导干部既是改革和建设的决策
者,又是改革和建设的执行者,必须
具有驾驭全局、统揽各方的能力,因
此必须善学、善思、善行。只有这
样,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题图叶学龄在农村参加劳动(左
上)、叶学龄在农村基层调研(右上)、叶
学龄在基层调研(左下)、叶学龄在临川
县委常委会议上谈发展规划(右下)
责任编辑/
张荣辉作者(右)与叶学龄同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