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
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采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二、《黄河大合唱》产生的历史历史背景
在1939年3月举行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作曲家冼星海(1905—1945)聆听了诗人光未然亲自朗诵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曲家长期蕴藏在心中的生活感受,被诗句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所触发,乐思如奔腾的黄河,一泻千里,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大合唱总谱的写作。
三、《黄河大合唱》的第一次演出。
同年5月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晚会上,经过紧张的排练,《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为了这次隆重的演出,伴奏乐队集中了延安所能得到的所有的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军号、大鼓,以及一把由汽油筒临时改装而成的“低音大胡”等。
合唱队员则由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担任,由冼星海同志亲自指挥排练并演出。当指挥身穿灰短裤与上衣,脚登草鞋,挥动有力的双臂,指向合唱队时,一声震天动地的呼声:“划哟!冲上前!”数十人的歌喉,汇合盛开股无比强大的声浪,全场听众的心沸腾了。这是发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呼声,是唤醒民众起来抗日救亡的号角,是中国乐坛上前所未有一首英雄的史诗。当演出结束以后,听众久久不肯散去,冼星海同志又指挥全场听众齐声高唱《保卫黄河》。这时,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波澜壮阔的歌声,穿透了礼堂狭小的空间,响彻了神州大地,给陷于深重的民族灾难之中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四、《黄河大合唱》全典共分8个乐章,内容简介如下:
黄河的诗歌(一)《黄河大合唱》:D大调,3/4拍子,齐唱、独唱与合唱。歌曲描写黄河船夫们与急流险滩搏斗的情景:浊浪翻滚、惊涛拍岸,与船夫们雄浑的号子声,交织成一幅节奏紧张、气氛炽烈的音画。当渡船到达彼岸时,歌声中透露出船夫们对光明、幸福、安宁生活的想往。最后,又转为刚强有力的音调,表现出只有坚持斗争才能夺取胜利的信念。
(二)《黄河颂》:C大调,4/4拍子,男中音独唱。作曲家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具有伟大、坚强的民族性格的英雄形象而加以歌颂。全曲分成3个层次,逐步向上
推进,直至高潮。音乐语言上将雄浑、宽广的抒情性音调与接近口语的朗诵性音调结合起来,使情绪的表现既亲切自然又酣畅淋漓。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G大调,2/2拍子,男声朗诵。这是一首由三弦伴奏的朗诵调。三弦伴奏音乐中包含《满江红》、《义勇军进行曲》的音调,有力地烘托了朗诵词意的表达。该乐章音乐会演出时有时可以省略。
(四)《黄水谣》:D大调,2/4拍子,女声,男声合唱。这是一首带有民歌风格的抒情曲。开始段落的女声合唱,以悠长、柔美的音调,描绘了苗肥花香,丰收在望的景象。中段音调突然转为沉重、阴郁的气氛,诉说了日寇暴行造成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最后是第一段音调的片断再现,在缓慢进行的音调中包含着误用伤的情调。
(五)《河边对口曲》:D大调,2/4拍子,男声对唱。这首用山西民歌音调写成的男声对唱歌曲,通过“张老三”与“王老七”两位老乡的对话,叙述了各自在流亡生活中的苦难遭遇,最后同声发出了“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战斗呼声。
(六)《黄河怨》:#f小调,3/4拍子,女声独唱。在黄河岸边,一位被污辱的妇女,含着
眼泪控诉日寇的暴行,唱起了这首悲歌。旋律由哀怨逐渐转为悲愤,刻画了这位善良的妇女决心以死来进行最后抗争的决心。
(七)《保卫黄河》:C大调,2/4拍子,合唱。这是全曲中流传最广的一个乐章,旋律具有进行曲风格,雄壮有力、明快简洁。第一篇由男声齐唱以后,接着由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轮唱加以发展,表现出抗日队伍从四面八方奔赴前线抗击日寇的勃勃英姿。
(八)《怒吼吧!黄河》:F大调,2/4拍子,合唱。这是一首气魄雄伟的终曲,以高亢激越的音调,向全世界发出战斗的警号。尾声部分采用连续反复五遍的同音反复的乐句,将乐曲推向最高潮,并在战鼓雷鸣、号声震天的战斗气氛中结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