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七篇
《黄河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__。
  用如下板书总结__。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__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 篇2
  课型:导学
  课时安排:黄河的诗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字、词的积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培养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读、悟、赏
  教学媒体:录音机;电视机;VCD;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 以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配以朗颂词引入;
  2. 整体感知
  (1) 录音范读,学生体验作品语感和感情;
  (2) 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把握好诗歌基调--热情、悲壮、豪迈)
  (3)(配乐)齐读
  (4) 出你喜欢的诗句,并朗读;
  3. 质疑
  4. 深入探究(用投影片展示问题)
  (1) 第一节歌颂了黄河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 第二节"颂前"哪个系统领诗句?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此诗文坛人仅仅是歌颂黄河吗?
  5. 思维拓展:
  (1)第二节中"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抽生讲)再放英雄故事的画面,让学生猜,画面中的英雄是谁?最后放《英雄赞歌》来结束对英雄的赞颂?"
  (2)仿写:"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写你熟悉的事物。
  (3)放《黄河颂》的录音,让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悲壮感情。
  (4)齐唱《保卫黄河》并配以黄河的画面。
  6. 小结:
  《黄河颂》这首诗不仅歌颂、赞美了黄河,赞美了黄河,而且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并让我们炎黄子孙学习这种精神。
  7. 板书设计:
  黄 河 颂
  光未然
  序曲(朗诵)--(歌唱)主体---尾声
  伟大坚强 望--颂 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