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建筑
景观都市主义在西安的实践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广运门、创意馆、自然馆设计
广运门、创意馆、自然馆作为英国普拉斯玛工作室(Plasma Studio)在中国的首个项目,与长安塔共同组成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4大标志建筑。笔者作为建筑师从2009年初开始参与这3个项目直至2011年4月28日世园会开幕。设计的作品最终以建筑的形式呈现,但顾名思义,“设计”要有“设”也有“计”,这就强调出整个事件其过程性的意义所在。
孕育——文化的冲突与事件的意义
设计是不能脱开时代来讨论的,资讯传播的快速促使人们对于“形”的欣赏口味多变复杂,Plasma Studio设计风格的建筑在中国已经出现颇多,“鸟巢”、广州歌剧院以及上海世博会一些建筑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甚于西安项目,但是当发生西安这个环境下就显得非常有意思。事件回顾从国际竞赛开始,在众多参赛方案中,源自西安传统城墙的方案和现在实施的“流动花园”中标呼声最高,方案评选的时候争论颇为激烈。二者都强调从园区入口到小终南山顶的一系列轴线,不过手法和形式各有不同:前者尊重古都,考虑当地的建筑形态;Plasma Studio的方案“流动花园”就像它的名称一样考虑的是园艺博览会的广义命
西安世园会题,按照其一贯的设计方法将建筑与景观整体考虑,关心景观建筑学中对场地已有要素并积极应对。“流动”是整个方案的亮点,包含两重意义:其一是在形式处理层面上,建筑形体和景观构建采用同种逻辑、同种几何设定,建筑作为景观有体量的聚集,景观则作为建筑的水平延展,建筑的形态具有整体感的同时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另一层方案设计方的英国普拉斯玛工作室兼具实践和教学的双重角,在之后的施工图设计中,如何保持原有的设计概念成为其主要任务;施工图设计合作方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负责施工图深化及结构电气等设计,为完整且高效的将方案付诸实现,双方在各自分工的范围内努力合作。作为中外合作的项目,必然会存在理念不统一、设计进度拖沓等问题,不过最后项目的较好呈现也说明团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3个建筑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工程和设计的难点。
广运门功能较单一,主体部分步行桥的通行宽度35m,总长度165m,桥下通行净高5m,桥上7m。项目的难点在于高约10m由一系列管状结构构建组成的廊架,不规则三角形结构的断面直径尺寸在400m m 700m m之间变化,其间设置张拉钢索以增加稳定性。由于结构复杂,常规结构设计方法相对低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紧密配合在全三维环境中设计,将犀牛和非线性结构设计软件结合使用,同时计算,同时修改,一方面建筑师可更好地把握整体效果,另一方面结构工程师只需提供修改概念,各展所长,这种设计方式一直从结构体系的设计延伸到节点细部,最后钢结构部分完全实现在工厂三维预制,在现场快速安装,做到了设计流程的全数字化。
创意馆规模不大但设计难度不小。形式逻辑延续建筑与景观的一致性原则,形体仿佛是蜿蜒的景观冲向湖面并在即将入水的时刻凝滞,3个展馆向湖面远远悬挑出去,最远悬挑距离达
佟晓威
意思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要素,景观
的主体为轴线两侧的自然地形,考虑到
园艺博览会中花卉植物作为主要展示内
容,方案利用在山丘表面上环绕坡道的
坡度与分布,在路径两边设置引水槽,
同时在节点上设置集水槽收集过滤雨水
和废水循环用作灌溉。非常有意思的是,
两个方案的不同气质恰恰也代表了两种
不同的观点——保持西安的原有建筑特
及气质,还是引进全新形式激发新意。
最终Plasma Studio的方案被作为实施
方案选中,当时很多人觉得前景堪忧,
竞赛方案偏重表达概念,形体细节相对
简单,从实际工程的角度显得比较不合
实际。这种争议在设计前期深化过程中
仍然屡有发生,集中体现在景观和温室
的设计上。动态变化的几何形式对于习
惯将对称和秩序作为基本审美标准的大
众来讲新意十足,但是顾虑颇多。经多
轮方案调整,在最终打破了欣赏和质疑
的平衡后,为期一年半的施工图设计和
建设期正式开始。与前期更多的意识观
念争论不同,下个阶段则是建筑技术与
设计概念的激烈交锋。
生长——实验性与实践性
建筑设计本身具有强烈的实践特
征,但是设计作为创新过程又往往无法
避免实验性的思考。从目的上讲,试验
和实践其共性都为了追寻唯一的目标,
但过程本身却是矛盾的:实验必然有不
确定的成分,过程有可能中断或不成功;
实践的过程则是经验导向,效率必然成
为优先考虑,实践往往追求的是高质量。
西安项目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其中实验性
的探索与实践性的努力相互掺杂,作为
20
2011.8 ARCHITECTURAL JOURNAL
25m,给结构工程师提出挑战,最终全钢厢式桁架结构和平衡阻尼器的使用圆满地解决了倾覆力、结构共振及快速施工等一系列问题。建筑外表皮由一系列三角形组成,设计过程中北京院和Plasma Studio的建筑师一起将所有三角体形空间定位。在幕墙材料使用上吸纳业主的建议,考虑到铜板作为真正的环保材料(95%可循环利用),同时也表达对西安青铜器文化的致敬,铜板应用整体超过4000m2。
涉及问题最多的是自然馆。作为展览温室其设备复杂性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建筑采取了半埋地下的设计策略,设计期间非天然山体的小终南山山体坡度调整多次,土壤密实程度对结构设计造成一定困扰,
不规则的几何形式也对结构和幕墙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结构设计方式为全三维推进,由于荷载增大和跨度增加,结构断面直径尺寸提高至600m m 1000m m。当时在是否加密结构构件和增加结构尺寸问题上曾有争论,考虑自然馆室内流线结合独特的半地下设计策略,人们在参观植物展览的同时还可概览园区远景,减少结构给游人视线造成的干扰最终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收获
设计的开始充满争议,西安这个古
都引入如此“另类”设计,将设计本身延伸到了另一个话题的范畴,对未来的憧憬为项目确定了基调。实际工程设计中Plasma Studio倡导的实验性的建筑尝试与工程实践激烈碰撞,不过碰撞的结果是积极和良性的,从中看出中国建筑师的进步与开放态度。当项目最终落成,人们对这些“另类”建筑的喜欢、接受大于质疑,这与整个曲折的过程一道成为我们珍贵的收获。■
作者单位:中旭数字建筑工作室(北京,100037)
收稿日期:2011-07-18夕阳下的创意馆码头
夜景
21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8 建筑学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