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6.9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业评价单
——————— 核心任务:离人心上秋———————
第一部分 基础与巩固(必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对两首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秋词》一反常态,运用对比手法,有力否定了自古悲秋的论调。
B.《秋词》尾句间接抒写感受,抒发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
C.《秋风引》未正面描写秋风,而是通过木叶、大雁等秋景交代出秋风已至。
D.秋风惟“孤客最先”听到,可以看出他对时序更替有特殊的敏感。
(2)同样是写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由眼前             的情景而产生想象;《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白居易由在邯郸客栈中过节的情景而产生想象。
(2)两诗中,李商隐和白居易虽所处的时间、环境有所不同,但抒发了相同的情感,两诗都表达诗人       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问月堂酌别
【宋】范成大
半明灯火话悲酸,此会情知后会难。
写秋天的古诗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
鬓丝今夜不多黑,酒量彻明无数宽。
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问月堂酌别》写“半明灯火话悲酸”,请结合全诗说说他有哪些“悲酸”?
(2)范成大的《问月堂酌别》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将“风雨”入诗,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风雨”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这首诗通过高云、古城、秋风、       、原野、       等描绘了潼关的景象。
(2)诗歌一二两句描写的潼关风景有何特点?
(3)结合诗歌三四两句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 拓展与提升(选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嗾人狂。
注释:嗾(sǒu):使,让。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通过写“山、水、霜”等得景物点出秋天明净清冷的特点。
B.第二句写出了山林中的树木的树叶在秋天变成深红、浅黄,从颜方面写出秋天给人的美好。
C.第三句“清入骨”,表现出刘禹锡最爱秋天的凉爽的感觉,这种感觉能使头脑清醒、文思敏捷。
D.第四句表明中心:哪里比得上春让人狂,表达了诗人爱春胜过秋的情感。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1)诗人以“飒飒青枫”“凄凄冷雨”两个意象起笔,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发诗人的情感,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又同遭贬谪。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景物可以看出?
(2)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有何妙处?
第三部分 评价与反思
第一部分《基础与巩固》答案解析
一、
【答案】
(1)B
(2)《秋词》通过描写一鹤凌云的明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和愈挫愈勇的豪情壮志;《秋风引》则通过描写萧瑟秋景,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
ACD.正确;
B.有误。“尾句间接抒写感受”错误,尾句的意思是: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这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激荡澎湃的诗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秋词》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莫萧索,接着第二句用“我言”直抒胸臆,热情赞美秋天。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全诗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心境和乐观豪迈的气概。《秋风引》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作者借秋景抒发自己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特别是“孤客最先闻”最能体会作者的
这种思乡之情。
二、
【答案】
(1)巴山夜雨涨秋池
(2)思乡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意思是: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李商隐由眼前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产生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