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是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罗江中的屈原,⾄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流传的不仅仅是⼀个节⽇,更是华夏民族的⼀种精神。下⾯是为⼤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欢迎阅读参考。
调查显示
端午节的风俗
  1、赛龙⾈
  赛龙⾈,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陪伴的近义词  2、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这是中国⼈民的⼜⼀传统风俗。粽⼦,⼜叫做“⾓⿉”、“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在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纪念屈原,⼀般是前⼀天把粽⼦包好,在夜间煮熟,于早晨⾷⽤。包粽⼦主要是⽤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在某些地区也有⽤⽵叶的,统称粽叶。粽⼦的传统形式为三⾓形,⼀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的叫⽶粽,⽶中掺⼩⾖的叫⼩⾖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粽。枣粽谐⾳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今中学、⼤学⼊学考试⽇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吃。
  3、佩⾹囊
  端午节⼩孩佩⾹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于襟头点缀装饰。⾹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巧可爱,现已成为⼀种普遍的⼯艺品。在中国某些南⽅城市,青年男⼥还⽤⾹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合同附件
  4、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的时候,⼈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形或虎形,称为艾⼈、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争相佩戴,⽤以驱瘴。端午节也是⾃古相传的“卫⽣节”,⼈们在这⼀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风俗。
  5、悬钟馗像
  钟馗捉⿁,是端午节风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骊⼭讲武回宫,疟疾⼤发,梦见⼆⿁,⼀⼤⼀⼩,⼩⿁穿⼤红⽆裆裤,偷杨贵妃之⾹囊和明皇的⽟笛,绕殿
⽽跑。⼤⿁则穿蓝袍戴帽,捉住⼩⿁,挖掉其眼睛,⼀⼝吞下。明皇喝问,⼤⿁奏⽈:⾂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吴道⼦,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律张贴,以驱邪魔。
  6、挂荷包和栓五⾊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五⽇,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名续命缕,⼀名辟兵缯,⼀名五⾊缕,⼀名朱索,辟兵及⿁,命⼈不病瘟”。
  中国的古代崇敬五⾊,以五⾊为吉祥⾊。因⽽,节⽇清晨,各家⼤⼈起床后第⼀件⼤事便是在孩⼦⼿腕、脚腕、脖⼦上拴五⾊线。系线时,禁忌⼉童开⼝说话。五⾊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场⼤⾬或第⼀次洗澡时,抛到河⾥。据说,戴五⾊线的⼉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的伤害;扔到河⾥,意味着让河⽔将瘟疫、疾病冲⾛,⼉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的《东京梦华录》卷⼋中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花花巧画扇,⾹糖果⼦、粽⼩,⽩团。紫苏、菖蒲、⽊⽠、并皆茸切,以⾹药相和,⽤梅红匣⼦盛裹。⾃五⽉⼀⽇及端午前⼀⽇,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家家铺陈于门⾸,与五⾊⽔团、茶酒供养。⼜钉艾⼈于门上,⼠庶递相宴赏。
半生缘评价
  陈元靓的《岁时⼴记》引《岁时杂记》提及⼀种“端五以⾚⽩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谓之搐钱”。以及另⼀种“蚌粉铃”:“端五⽇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携带的袋囊内容物⼏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料的⾹囊,制作也⽇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7、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种药材,据说能够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陕西⼈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孩的⽿朵、⿐⼦、脑门、⼿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
端午节的由来
  ⼀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闻⼀多先⽣《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图腾祭的节⽇,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个龙的节⽇。
  ⼆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初五投汨罗江⽽死,楚⼈哀之,每逢此⽇,以⽵筒盛⽶,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推。
  五说认为宋代⾼承《事物纪源》刊⽂,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操练⽔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胥。后来江浙⼀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上,举⾏各种仪式,以悼念伍⼦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初五是为祭祀先祖⽇。
教师节贺卡内容50字  ⼋说是据《会稽典录》⼀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投江⽽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节。其时仲夏之⽇,万物⽅盛,夏⾄⽇,阴⽓荫⽣,恐物不懋,故在五⽉初五以五⾊印为门户饰,以惩恶⽓。
  ⼗说是民间有⼀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于五⽉初五投江⽽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天定为端午节,以⽰悼念。
  在上述这些传说中,端午纪念屈原⼀说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格⼒量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秦汉以后由楚地逐渐传遍神州,为⼈们所认同并相沿迄今。
兵车行赏析  端午节时,我国江汉平原的⼈民必⾷黄鳝佳肴,他们认为“端午黄鳝赛⼈参”。
端午节吉祥话
  1.“端”出幸福,“午”住快乐;“端”出吉祥,“午”住如意;“端”出平安,“午”住健康;“端”出好运,“午”住财富。端午节来临,愿你好运⽆限!
  2.艾叶⾹,⾹满堂。桃枝插在⼤门上,出门⼀望麦⼉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祝您端午节快乐!
  3.艾意浓浓,粽飘⾹;字字情长,祝福⾄;端午节⽇问声好,⼩⼩短信⼼愿传;祝你⽣活都如意,事事顺利健康长;天天快乐幸福多,梦想成真好运来;端午快乐!
  4.把祝福做成⼀个粽⼦,包成快乐的样⼦,顺着好运的路⼦,带上成功的点⼦,穿过思念的巷⼦,在端午⾛进您的⽇⼦,给您幸福⼀辈⼦!
  5.采撷艾叶挂门前,避邪驱蚊过夏天。⾹甜粽⼦端桌上,甜甜蜜蜜共团圆。馥郁醇酒共举杯,端午佳节乐开怀!祝愿好朋友端午节快乐,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6.菖蒲苍茫茫,茂盛在端阳;艾叶青⼜长,思念在飘⾹;龙⾈⽓昂昂,快乐洒春江;粽⼦裹着糖,笑容沾脸上;问候轻轻传,情意丝丝淌。端午佳节,祝你欢畅!
  7.吃着⾹甜粽,美好祝福送;饮着雄黄酒,好运年年有;窗外挂菖蒲,⽣活多富⾜;全家看龙⾈,福寿双丰收。端午节到,祝你事业蒸蒸⽇上,⽣活欣欣向荣,⽇⼦红红⽕⽕,全家幸福平安!
  8.锄⽲⽇当午,今天是端午;谁知短信息,句句皆祝福。祝福你:端午佳节开⼼如意,友情爱情充满得意,学业事业称⼼满意,⽣活琐事尽如⼈意。
  9.淡淡烟⾬淡淡愁,淡淡明⽉上西楼,淡淡鱼⼉⽔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给朋友,祝端午节快乐!
  10.⾖沙粽⼦没有⽜⾁粽⼦好吃,⽜⾁粽⼦没有蜜枣粽⼦好吃,蜜枣粽⼦没有开⼼粽⼦好吃,开⼼粽⼦没有健康粽⼦好吃。我⽤真⼼实意的⼿艺,诚挚打造专属你的端午⼤粽⼦送给特别的你!祝你“粽”是快乐与欢笑,“粽”是健康⼜幸福。端午节快乐!
  11.端午到,挂⾹包,吃粽⼦,家家户户真热闹!艾蒿⾼⾼门前舞,驱邪⽓,防五毒,⾼⾼兴兴过端午。
  12.端午到,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粽”是上涨,⼲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
体“粽”是健康!端午节快乐!
  13.端午到来喜洋洋,家家户户聚⼀堂。龙⾈竞渡歌声扬,呐喊声声震⼤江。美酒佳肴端桌上,粽⼦飘⾹劝君尝。佳节不忘朋友谊,短信送到问候长。祝你端午⼼欢畅,幸福快乐绕⾝旁!
  14.端午的花盛放,端午的粽⼦⾹,端午的思念最悠长;端午的酒清⾹,端午的艾叶长,端午的缅怀在胸膛;端午的龙⾈长,端午的梦悠扬,端午的传统不能忘。愿你端午时节快乐。
  15.端午端午⼜来到,清新的艾草⾹随风飘飘,熏个艾草澡把蚊⾍赶跑;远远看幸福的炊烟袅袅,吃个端午粽让福⽓环绕;赛⼀赛龙⾈⼯作节节⾼,笑⼀笑看⽣活幸福美好;从此后快乐好运随你跑,祝你端午节⽇⼼情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