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孝文化的建构与挑战
孝文化产生于传统乡土社会生产力低下时期。由长老文化支撑的尊老价值取向,作为文化基因延续遗传数千年,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深刻。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三层含义:一为“仁爱”孝亲思想。这是奉养父母的准则,要求后代对长辈的养育之恩进行“反哺”。倡导养老为本,敬老为先,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理念出发,提倡礼仪、和谐、先王之道,体现对前人、先人的尊重,演绎出做人的基本准则。二为孝顺思想。不仅尽心奉养父母,还要顺从父母的意志。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不靠外在权力,是从长期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从服从长辈,到服从老师、服从领导,以此规范后人的行为。三为立身思想。孔子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道的三步曲在于赡养双亲、为国尽忠、终年立身。要求人不但不能忘怀祖先的德行,而且要继承祖先的德行。由孝道所生发的纲常伦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们恪守差序、等级生存。从顺从父母到顺从君主,成为统治阶级的施政要领。从以孝治家引申到以德治国,正是几千年来养老育幼代际互动的
伦理文化精华。在传统文化中,“老”代表着博学、智慧、才干,老年人受到社会的礼遇和敬重,形成社会尊老敬老养老风尚。以“孝道”育人引申到以仁德教育后人,是对孝道文化理念的社会认同。因此,知恩图报,养老送终,为尊长服丧,穿孝、带孝、守孝的礼俗一直延续下来,建立起一整套孝文化结构体系和由此而来的社会秩序。
孝道文化与仁者文化的关系不可分离。饱经沧桑的老年体之所以受到孝敬,因世人认为他们是仁者的杰出代表,体现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仁、智、勇“三达德”的人品风格。“孝”以仁为立身之本,以智、勇双全为立身条件,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智与仁的关系是山水相依、动静结合、乐寿并存的关系,正如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关系。水在流动不息中才能滋润万物,山在静止状态下利于万物生长,表明仁静智动的道理。北宋王安石在《仁智》一文中,主张“智者,仁之次也”。将仁放在首位,以仁为准,仁高于智。智者知仁但尚未有仁,必须努力求仁,才利民,利天下;仁者,固守其仁,可以自如应付万事万物。因此,孝道文化的支撑点在于老一代的“仁者寿”品德,是靠老年人居于家庭和社会的权威地位来延续的。老年人在仁、智、勇诸方面对社会后代体起示范作用,受到社会的敬重厚爱。因此,传统孝文化倡导养老为本,敬老为先的价值取向。
传统孝文化是权威文化、长者文化,代表了农业社会的时代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提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概念,也揭示了传统孝文化兴衰的理念原因。她认为,传统农业社会是以“前喻文化”为代表,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又称老年文化。小农经济社会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人类生存主要靠上一代人的经验,社会发展缓慢。一般来说,前辈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在后辈中都会重复,因而最受尊敬的是年龄最大的祖辈。孝道文化
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发展,是以“并喻文化”为代表,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介于“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两者之间,称“同代文化”。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小农经济走向社会化大生产,农业社会先前文化的中断,使年轻一代无法延续原前辈所创立的行为楷模,他们将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摸索新的行为方式,并以走在行列前面的同伴作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因此,在并喻文化中,长辈失去以往的权威地位。
“后喻文化”的出现,长辈的权威地位继续下降。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以开拓未来为使命,认为年轻人代表未来,老年人的经验已过时,老年人应跟上时代步伐。这一研究颠覆了传统
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将占有权威地位的人从传统社会的老年人变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指出这一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晚辈代表着未来,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将权威地位让给了晚辈。因此,“后喻文化”时代是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时代,又称“未来文化”、“青年文化”时代。这种文化传递过程,是与传统社会的反向传递,使传统孝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权威要素被淡化。
二、传统孝文化的重构
1.传统孝文化的重构是时代的选择。
一是工业化对孝文化的冲击。现代工业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现代理念崇尚改革创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光通讯技术、海洋工程、空间开发,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崇尚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打破了文化的同一性和稳定性,传统孝文化受到巨大冲击。
二是城市化对孝文化的冲击。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和迁移加剧,从本土向外乡移民,从乡村向城市移民,乡村规模浩大的移民潮向城市涌入,使各种文化交汇,多元文化影响着不同的体,形成城乡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以城市化为主题,在《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到2008年,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镇中,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2005年至2030年,中国的城市居民预计将从5.6亿增加到9.1亿,从总人口的42%增加到64%。据中国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是1.4亿多,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人口中70%以上是15岁至40岁的年轻劳动力,留守老年人增多。年轻人流动后,虽然经济上对老人有所帮助,但在老年人年迈、生病需要照料时,孩子们不能在身边提供情感关心和日常照料。农村老年人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很重,他们既要种地,还要带孙子女,全国2000多万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由老年人来带的,赡养倒挂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出现。
三是信息化对孝文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年轻人以接受新信息快捷与长辈文化产生隔阂和差异,使代沟加深。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表现在:“前喻文化”价值越来越弱化,年轻人不再顺从老年人,表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倾向;“后喻文化”价值越来越突显,老一代的权威价值下降,体现了老一代在新时代的落伍倾向。
2.新时期孝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一,新孝道文化是代际双赢的动力文化。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是前人的简单重复,而是创新思维方式。从习俗社会向理性社会转变,是传统向现代社会的一种转变,提出了道德更新和重建的问题。新孝道文化是代际公正文化。无论是人的生存需求,还是发展需求,都存在着对人类生育、抚养、教育、就业、赡养资源的占有和合理分配问题。这不是靠单纯的报养育之恩的感情因素,而是靠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代际的公正交换,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对老年人地位的认定,是对老年体社会价值的认定,是对老年人在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中所做社会贡献的认定,是对历史文明进程的认定。尊老是对历史的尊重,并非惟老是从。以史为鉴,尊老敬老养老文化仍是动力文化。
第二,新孝道文化是素质文化。进入工业信息社会,文化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过去祖祖辈辈都是本乡本土联姻的大家庭,随着人口迁移,家庭的组合已跨越了本乡本土,现在有许多家庭成了国际大家庭。老年人所熟悉的文化少了,新的文化迎接不暇。洋人成了女婿或媳妇,孙子女讲的是多国语言,形成与本土文化的种种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各自的民族感情都需要相互得到尊重。新孝道文化将集中各种
文化智慧,塑造新一代老年人的人格形象。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新孝道文化对积极进取与消极退避、持之以恒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与忍气吞声、深思熟虑与老谋深算、幽默宽容与刻薄狭隘、开拓创新与安于现状等文化价值的双重性进行比较,在老年教育中揭示实然与应然,提升老年人的“真、善、美”素质,赢得社会的敬重。
第三,新孝道文化是“互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代表不同时代的倾向性文化,但含有代际排斥性倾向,具有一定片面性。“互喻文化”不排斥传统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传统文化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创新文化的过程。未来社会,不会是凌驾于历史之上的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的社会。拒绝历史的传承,拒绝前辈的传授,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失去传统文化的历史,将会重蹈历史教训的覆辙。
未来社会,是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社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社会,是一代胜过一代的社会。不以年龄、资历划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科技、学识、能力、贡献来判断价值,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社会发展机制。后生与长者,不是相互压制,相互排斥,相互歧视,而是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潜能,各自优势,各代体各尽所能,展示才华,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合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