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孝道文化来源:《决策探索》2016年第15期
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观念,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孝字。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孝道和孝的传承。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论语》《孟子》都有关于孝的论述。古代士大夫手订的家规、家范、诫子书等,无不把孝作为核心内容,如《朱子治家格言》就专设《孝悌》篇。古代儿童进学启蒙即进行孝的教育,《三字经》中有“孝与亲,当所执”,《弟子规》有“入则孝,出则弟”。古代正史如两“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等,有《孝友》或《孝义》传,方志、家谱有《孝子》《孝女》传,地名有孝感县、孝义县等,河流有孝妇河、孝感泉等,诗词歌赋、古代戏曲,俗文学如三言两拍等,都有大量以孝或者不孝为题材的作品。这些孝文化立体性地规范、鞭策着人们的孝行为,同时也鞭挞着不肖子孙的丑行。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从意识形态到日常用语处处突出一个“孝”字,为提倡和推行孝道制造舆论氛围。例如,把《孝经》列为读书人的必修课程,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如果某一士子被郡国举为孝廉,朝廷就会对其授以官职,因此“举孝廉”成汉朝仕进的主要途径之一。“举孝廉”一直影响到近代,清朝称举人为“孝廉”就源于此。汉文帝更是大力提倡孝道,农民被举为孝弟力田者就可以免除徭役。另外,两汉的23位皇帝(不包括吕后),除了开国皇帝刘邦和中兴皇帝刘秀外,其余21位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
在孝文化向民众普及方面影响较大的是《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故事大约在隋唐时期就有了,如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有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经学者考证,元代郭守正将虞舜、老莱子、闵子骞、汉文帝等24位古人孝道的故事辑录成书,这就是现代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这24个故事是: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当然这24位孝子的“事迹”有的并不可取,如郭巨埋儿,但是在古代却有标杆性的意义。《二十四孝》故事集成后,由王克孝绘成的《
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以视觉的冲击力宣扬孝典范,成为中国古代最受欢迎的、影响最大的宣扬孝文化的通俗读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