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激趣导入: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与苏轼一起欣赏那别具一格的月吧!
学习要点:
一、重点
1.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西湖游记2.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境。
二、难点
理解作者的心境。
整体感知:
一、理解文题
文题中的“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了地点。“夜游”,夜晚游玩,点明了时间。“记”,说明本文是一篇游记。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概括性强。
二、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苏轼被逮捕入狱。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做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梳理结构
说说课文分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元丰六年——中庭):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庭下——影也):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月。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四、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后几经辗转,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课文精析:
一、分析课文,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重点文言词语
念:考虑,想到。
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户:门。
遂:于是。
至:到。
交横:交错,纵横。
盖:大概是。
2. 重点句子
①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如《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的“户”。“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译:(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②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者”,……的人。
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着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了庭院。“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水草。“藻”,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盖”,表示推测。
译: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之中,“水”中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
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二、品读课文,探究写法与情感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样美妙的境界?
明确: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作用:借景抒情。烘托了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悠闲的心情,进一步感受作者被贬后豁达的胸怀,也从侧面衬托了作者被贬后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2. 文章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出相关内容并把握其作用。
明确:叙事:月入户,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游者、游历的缘由。
景物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庭院中月光的澄澈。
抒情、议论:月夜问天,自喻闲人;惋惜无人赏月。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3. 面对如此空明之境,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文中的“闲人”是点睛之笔,具体体现在哪里?它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5. 分析文中对月的描写的妙处。
明确:苏轼在描写月时用了隐喻的手法。以水喻月隐去了比喻的本性,不着一个“月”字。先写月,“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之清;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交错纵横,摇曳生姿,可以推想出月之明;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出月之浓。夜游因月起,处处扣月写;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极具妙处。
6. 探究作者的心情:此时苏轼的心境如何?
明确: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拓展延伸:
记承天寺夜游》与 《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②设:涂,这里可译为“笼上暮”。③夕舂:夕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月入___________
(2)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
(3)午、未、申三时______________
(4)其实湖光染翠之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语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品析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